乡村四月古诗.docx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村四月古诗.docx

乡村四月古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村四月古诗乡村四月古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乡村四月古诗1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2、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代:洪炎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译文: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3、小雅·四月先秦:佚名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4、寺深作者:陈宗远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5、即事六绝作者:邓深昏烟漠漠雨霏霏,四月轻寒浸裌衣。叶满筠篮桑径晚,杜鹃声急楝花飞。6、初夏三首作者:王镃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7、诗三首作者:严中和梅天雨气入帘栊,衣润频添柏火烘。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8、初夏偶书作者:张栻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扫地焚香清画水,一窗修竹正森然。9、白苎词作者:孙一元江上睡鸭烟草肥,江南白苎催换衣。雨声四月不知暑,过尽樱桃人未归。10、湖州乐作者:孙蕡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菰蒲浪深迷白筼,有时隔花闻笑语。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11、春日结草庵作者:徐繗指引松门路,飘飘水上蹊。津云春匝寺,灌木昼藏溪。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归途余兴绪,黄鸟隔林啼。12、江郊作者:王问江郊四月时,蚕老麦始熟。隔竹啼青鸠,远村出黄犊。台上夏阴浓,护田溪水绿。径畔无人行,鸣鸡上墙屋。乡村四月古诗2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这首诗中的生字、词语;2、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意境;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意境:乡村四月浓浓春意和优美景色,人们忙于农事而心情愉快的境界。教学方法1、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诗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4、朗读、背诵与默写相结合。教学准备1、电教版:教学课件、教学录音带2、普通版: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古诗《乡村四月》的学习,原文如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啊?谁来背一背。同学们知道的很多,背的也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它是宋代翁卷写的“乡村四月”,看他是怎样写的`。(板书诗题:乡村四月)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展示原文。指名朗读古诗。让同学评一评读的好不好,有没有错误。(3分钟)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节奏、语气,读诗应把握的感情。(5分钟)节奏:223语气:轻松愉快感情:读出古诗的优美、轻快、明朗3、学习生字(2分钟):了:读liǎo,结束的意思。蚕:读cán,上下结构,由“天”“虫”两字合成。蚕是蚕蛾的幼虫,能吐丝。4、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个别词语可作补充解释(5分钟):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补充:“白”在诗中指的是水。人们习惯上把透明物体叫“白”,比如“白酒”、“白开水”等。“川”在诗中指灌满水准备插秧的稻田。)子规:杜鹃鸟。(补充:也就是布谷鸟,大通农村所叫的“长高虫”。)才了:才,刚刚。了,结束。蚕桑:给蚕喂了桑叶。这里把名词当作动词来用。5、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5分钟)6、体会这首诗的意境(8分钟)提问: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生答:绿、山原、水、稻田、子规声、雨如烟)提问:诗人用这些景物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什么?(生答:描写了“绿遍山原,水满平川;子规声声,雨丝如烟”的景色,表现了乡村四月浓浓的春意和优美的景色。)提问:后两句写了什么事情?表现了什么?(生答: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