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平法的产生及发展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三、钢筋放样下料基本要求及方法四、现行图集与实际施工中的问题五、电算化六、试题测试1、什么是平法?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的简称,包括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概括来讲,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2、平法的产生国内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表达繁琐,图纸量巨大,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并且设计表达信息离散不易形成结构的整体形象。基于传统设计方法的种种弊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发明平法,其最大功绩是对结构设计方法板块的建立,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3、平法的发展1995年7月,平法通过了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1996年11月,96G101(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批准发行;2000年7月,96G101修版为00G101;2003年1月,依据国家2000系列新规范修版为03G101-1;2003年7月,03G101-2(现浇砼板式楼梯)批准发行;2004年2月,04G101-3(筏型基础)批准发行,同年11月04G101-4(现浇砼楼板与屋面板)批准发行;2006年9月,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批准发行。2008年12月,08G101-5(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批准发行。至此,平法体系已基本构筑完成,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以上图集已基本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4、平法的完善陈青来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详细的介绍和解读了平法)标准院出版的砼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系列图集,包括06G901-1、09G901-2、09G901-3、09G901-4、09G901-5,对平法图集进行了细化和延伸,丰富了平法图集在施工中的运用,完善了平法图集。08年12月标准院出版了08G101-11,对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进行了答疑图解,是G101的权威和标准解答,是针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纠错,并将常见问题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及较为成熟的经验给出构造做法,避免工程中遇到疑惑问题而影响施工,甚至因错误做法而造成返工或留下结构安全隐患。平法的系统科学原理为: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基础结构、墙柱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3、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在设计出图的表现形式上每个体系都是独立的版块。平法是贯穿了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平法从应用的角度讲,就是一本构造详图的制图规则。放样中要掌握平法的四个概念,三个原则。基础柱墙结构梁板楼梯整个建筑就是由相应的构件相关联组成。各类构件是通过节点的连接形成了结构,没有节点的连接功能,构件仅仅是构件,不能形成完成的结构(建筑)。因此,节点对于平法非常重要。两种不同的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自然重要性不同,就有了节点本体构件(支座)和节点关联构件之分。第一个概念:支座。节点本体构件(又叫支座):节点归属的构件,承担着节点关联构件传递来的荷载。例如:对于梁柱节点,柱是节点主体,柱是梁的支座,梁是节点关联。对于板梁节点,梁是节点主体,梁是板的支座,板是节点关联。我们搞清楚谁是主体节点,谁是节点关联之后,很快搞清楚钢筋怎么走了(=排布)。节点主体构件它的钢筋怎么在节点分布,非常简单。两个方向钢筋必须要贯通节点。只要是节点主体构件,在节点这个范围,钢筋不存在锚固问题,只存在贯通问题;或者只存在连接问题,不存在锚固问题。两个方向钢筋,纵横两个方向钢筋必须全部通过节点。只要判断出谁是主体节点构件,它的纵向和横向必须通过节点,不能在节点断开,也不能在节点内锚固。节点不应该往自身上锚固,应该给对方提供一个锚固基础。判断谁是支座非常重要。这个节点主体与它相联的是节点关联,基础与柱,柱是节点关联。框架梁柱,对梁来说,梁是节点关联。那么主次梁对次梁来说,次梁是节点关联。梁板结构,板是节点关联。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