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的经济学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的经济学分析.doc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的经济学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的经济学分析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武彦霄在河北省省长陈全国2011年1月12日代表省政府所做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两次提出了“幸福”一词,指出“一个更加富饶、更加秀美、更加幸福的新河北必将展现在燕赵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丰富幸福内涵、提高幸福质感、打造幸福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执政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幸福的经济学分析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它既是对现有条件和所处状态的客观反映,又是对生活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是满足度与欲望之比,即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的大小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得之愿的统一。幸福指数小于1,意味着幸福度较低;幸福指数等于或大于1,则意味着幸福度较高。由此可见,影响幸福度的基础要素一个是效用,一个是欲望,由此决定了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幸福感因人而异。因此,为简化起见,在此假设每个人的欲望不变,则幸福度就取决于每个人对效用的判断。同样道理,在假定欲望为定值状态下,临床护士的工作幸福感主要取决于工作效用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认可度、患者理解度、职业稳定度、工作压力度、薪酬合理度、自我发展度六个方面。其中,患者理解度、工作压力度、薪酬合理度、自我发展度是影响医院正常在编临床护士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由此,医院在编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模型可简化为:医院在编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Σ(患者理解效用系数+工作压力效用系数+合理薪酬效用系数+自我发展效用系数)。二、临床护士工作幸福度实证分析根据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文卫工会对该市市属医院1771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极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由于工作在医疗护理一线,每天大量而繁琐的护理工作使得她们与病人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压力最大,因而成为工作倦怠的易感人群。调查中,认为护理工作使自己感到“沮丧”者达72.3%;感到自己在从事护理工作后“心力交瘁”的占68%;每天下班后自感“筋疲力尽者”达32%。同时,近90%的被调查护士反映压力较大,其中感到重度和极重压力的护士达35%。根据河南商报“乐享女人节”联合新浪河南今年2月28日针对职业女性幸福指数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70.6%的女性认为,女性收入和幸福感成正比;“满意”目前工资收入的女性人群占47.1%;“不满意”目前工资收入的女性人群占41.2%,58.8%的职业女性“想到未来感觉压力很大”。上述数据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临床护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幸福感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客观现实。根据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简化模型,影响其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是:一是工作压力因素。护士是一个高压力、高风险、重负荷、构成性别较为单一的特殊群体。由于高压力、重负荷的常态化,大量消耗了护士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临床护士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从压力成因上分析,工作性质的专业化、病人护理的高标化、人际管理的复杂化、职业危机感增大化和环境资源支配上的约束化,是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重要成因。二是合理薪酬因素。在医院职工构成中,护士处于相对较为基层地位,加之我国现行工资体系尚不完善,决定了护士薪酬相对偏低,特别是与物价上涨缺乏联动机制,工资的相对固定化与人们对工资稳定增长的期望、实际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升而恶化的要求产生了一定幅度的偏离,致使护士收入效用系数降低,主观幸福感损失。三是患者理解因素。一般而言,患者对临床护士的工作是理解和支持的。但由于患者身份的多元化、职业的多样化、性格的差异化、要求的高企化,不理解、不配合、不尊重护士工作的状况也时有发生,此时,希望拥有一个安全、平等、能够被病人和家属以及其他医务人员、医护管理者理解与尊重的工作氛围似乎成为了临床护士的期盼。四是自我发展因素。由于护士的工作独立性弱、社会地位低、继续深造机会少、晋升机会也不多,对未来发展预期的平淡,也往往成为护士工作幸福感下降到诱因。三、提高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的措施基于上述分析,提高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感的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减负释压,舒缓心理压力一是逐步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和物力投入,提高办公自动化、集成化水平,尽可能地解决护士少、工作量大、非护理性工作多、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把护士从非护理性质的杂事中解脱出来,使护士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二是工作内容标准化,规范操作,尽可能消除因担心操作失误而形成的无形的心理压力。三是强化沟通协调,建立护士之家或护士信箱,鼓励护士间相互倾诉压力,同时加强科室内人员沟通了解、理解支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