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教师专题反思学校支持系统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概况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师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其涵义在于教师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来自教师的内心,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杜威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在1933年的著作《HowWeThink》中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在今天来看,对教师教学帮助较大的是专题性的反思,小题大做的反思,及对比鉴别式的反思。这样的反思集中关注教学中的某一个突出问题,经过不懈探索,理清思路,澄清认识,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的专题反思能力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者指出,对于教师教育而言,经验是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性研究得以加强。因此,为了了解本校教师反思现状,寻找学校支持教师反思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二、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包含这样几个部分:1、教师基本情况2、反思意识和习惯3、对于学校相关制度的看法4、反思过程中的困难及需要的帮助。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归类、总结,我们发现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师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但是对于反思的方式,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零散的思考和记录来进行,没有进行长时间的关注和反复多次反思。62%的教师想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52%的教师希望在开展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专业支持。由此可见,学校在提高教师专题反思能力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的有效举措。(一)教师的反思意识和习惯调查表明,我校教师对于反思的重要性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的。对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地方,80%教师会及时进行回顾和思考,其中56%的教师会及时进行记录。另外18%的教师除了及时记录以外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将它们整理成反思文章。2%的教师有自己的反思专题。教师通常喜欢用回忆思考、写课后记和案例叙事这三种方式进行反思。98%的教师每天都会花时间进行反思。其中有52%的教师反思时间在半小时以上。62%的教师想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18%的教师进行反思是想解决自己的困惑,18%的教师开展反思是因为学校有相关的要求,2%的教师是由于受到其他同事的影响和启发。(二)对学校相关制度的看法对于学校现有的相关制度,70%的教师认为规定反思主题是相当有用的,对于学校关于反思篇数和字数的规定分别只有40%和18%的教师觉得有用,可见“量”上做出强制规定对于反思“质”并没有帮助。教师对于学校组织的研讨交流活动还是比较认同的,60%以上的教师觉得有用。96%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反思网络平台的搭建对自己教学有启发,其中还有24%的教师认为能借此途径形成课题研究小组。而对与学校把教师反思纳入教师考核指标这个做法,只有38%的教师觉得能起作用。(四)主要困难和需要得到的帮助调查显示,在反思过程中教师最大三项困难分别是对事件背后的内涵挖掘不深;找不到改进的对策;以及有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反思。教师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如下表:学校支持项目人次所占百分比安排辅导讲座1632%邀请专家指导1020%本校教师介绍经验1632%提供反思事例、文本2856%搭设网络或其他交流平台714%定期开展反思文章评比24%提供反思需要的文献资料1632%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一)教师的专业自觉水平和反思、研究的能力有限。反思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教学状态有所认识。有的教师时常以单纯的“教学人员”来对自己定位,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状态只有模糊的了解,缺乏思考自己专业状态的主动性。他们固然会记录下自己的教学和困惑,但这种理解基本上从一种“当局者”的角度来思考,很难抽离出来以“反观者”的角度思考。教师很难看到教学问题的真面目,缺乏对自己的整体状态的清晰认识。有的教师即使能看到自己的部分问题,由于缺乏基本的研究素养也只能在浅层次上思考背后的根据,抑或进行经验总结。教师反思很难一次就产生显著的效果,最初的反思更可能只是自己专业信息的积累。反思要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必须首先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日常化活动。部分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和忽视反思等原因,很少会做到日常化的反思。缺乏日常化反思的背景,即使教师有突然的思维闪光,也很难保持下来成为专业发展的动力。一个时期或仅仅一次活动后的反思并不会对教师的发展有太大的帮助,更难说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