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如此多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如此多娇.doc

数学如此多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如此多娇------浅谈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20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现代教育观点也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必须激发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所积累。一、举一反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其实,数学知识总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新旧知识之间关系,以旧知识为依托,推导出新知识,使学生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教师要遵循课标所制定的目标,认真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根据6÷3=2;60÷30=2;600÷300=2;6000÷3000=2这一组题,又出示另一组题型64÷32=2;66÷33=2;68÷34=2;70÷35=2。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被除数与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其商不变性质的理解程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抽象的能力。像这样坚持对学生引导训练,逐步形成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思维能力的目的。二、九九归一,于平凡之中见真理创造思维能力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活动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它表现为不循常规、不拘常法、不落俗套、寻求变异、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多向探究,求新立异,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培养创造思维的形成。例如,引导概括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有学生将圆柱的侧面上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有的学生在圆柱侧面上斜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底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高是圆柱的高。这两种情况总结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表=2S底面+Ch。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将圆柱体的底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底面拼成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两个底面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恰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又正好是圆柱底面的半径,从而得出两底面积的和为cr,而圆柱的侧面积是ch,因此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S=c(h+r)。三、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高。在教低年级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内容时,让学生大量动手操作,用教具图形进行各种方向的摆放,拼合;组成各种让学生喜爱的图形。这就需要学生动脑、动手,不断探索的变换形式的训练。例如用三角形拼“帆船”;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金鱼”;用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拼成“人”等等。在动脑、动手,探究操作中,巩固了知识,训练了数学思维,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新知。四、当当翻译官,找到问题的实质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思维的深刻性既是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除法时,有一些这样的题目:50增加()﹪就是80,50减少()﹪就是35,80的()﹪是60。如果没有把它们翻译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能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但是你让它们变换一下说法,问题就简单多了:80比50多()﹪,35比50少()﹪,60是80的()﹪,信你的学生一定会迎刃而解。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授予鱼,不如授予渔,这显然要求我们为师者,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启学生思维,还应根据教材、学生心里特征等各方面条件,去选择最好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