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区整平施工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场区整平施工方案模板.doc

场区整平施工方案模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一、工程概况PAGEREF_Toc\h2HYPERLINK\l"_Toc"二、场区概况PAGEREF_Toc\h2HYPERLINK\l"_Toc"三、编制依据PAGEREF_Toc\h3HYPERLINK\l"_Toc"1、人员准备PAGEREF_Toc\h3HYPERLINK\l"_Toc"2、机械准备PAGEREF_Toc\h4HYPERLINK\l"_Toc"四、场区清障施工方法PAGEREF_Toc\h4HYPERLINK\l"_Toc"1、测量放样PAGEREF_Toc\h4HYPERLINK\l"_Toc"2、土方翻挖PAGEREF_Toc\h4HYPERLINK\l"_Toc"3、既有基础破除PAGEREF_Toc\h5HYPERLINK\l"_Toc"五、时间安排PAGEREF_Toc\h5HYPERLINK\l"_Toc"六、安全保障措施PAGEREF_Toc\h5场区清障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业主提供的《45号A1-4地块基坑总图》、《基坑开挖平面图》,从前期进行的探沟开挖情况得知,原有建筑经拆迁后存有大量建筑垃圾及建筑物基础,为保证基坑支护桩与场区工程桩施工及基坑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需清除建筑垃圾、地表下建筑物基础等障碍物。为此,我公司拟根据甲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针对设计及现场实际确定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场地整平方案,为场区工程桩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二、场区概况本场区范围包含地面建筑垃圾及地表下1.5-2.0米深度内拆迁建筑渣土及原有建筑物基础,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基础,毛石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等,影响场区基坑支护及工程桩的正常施工,将以上障碍物清除后,方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此需提前进行清障施工。场地现存较厚的拆迁渣土层现渣土层下部存在混凝土硬化层、旧基础三、编制依据《草海北片区45号地块安置房项目A1-4总平面图》四、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序号工种人数1测量员22技术员23施工员24机械司机22、机械准备整平场地时遇到障碍物需采取翻挖,翻挖后需回填渣土整平压实,原有旧基础等需要破除外运,并考虑到施工难度及工程进度,安排SK200挖掘机两台,土方运输车2辆,相互配合施工。挖掘机四、场区整平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整平范围每侧向外延伸500mm,以保证外侧桩施工不受影响。根据现有场地地形情况,拟以现有场地绝对标高最低点为基准并进行平整场地,向下翻挖300mm清除场地内障碍物。在场区清障施工前,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点,按照整平范围进行测量放样,根据放样点布撒白灰线,依据此线进行翻挖清障施工。2、场地整平整个施工场地整平时,以场地内现有地面高最低点为基准点,以此为基准点对整个场地进行清平,并对基准点地面以下300mm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翻挖,把上层土中的混凝土基础,大块建筑垃圾全部清除。翻挖清障分条流水施工,每条宽度约为10米,首先将建筑渣土翻挖出来,将影响压桩的大块体清除外运,将较细碎的渣土分层回填于已翻挖的位置,大的毛石块等打堆。若预见既有房屋基础或马路路面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经监理和业主确认后破碎,挖除,并与拣出的毛石基础一起用挖机装车外运。将翻挖后的回填新鲜渣土,并压实整平,使其满足桩机在场地内的正常施工条件。经过以上施工方法,形成流水施工作业,保证场地整平工作的顺利进行。2-1土方翻挖示意图3、既有基础破除场地整平施工时,将地表覆盖的建筑渣土清除后,对外露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毛石基础,钢筋混凝土板等用大型镐头机破碎,形成可装车块体,装车外运。时间安排为保证工程桩边桩的施工进度,我司拟从3月11日开始,3月22日完成。工程量统计场地整平基准点为七、安全保障措施(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责任管理,全程有安全环保部安全员盯控,及时排除防护现场危险源。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安全工作的管理与指导。(2)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3)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严格奖惩制度。(4)实施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5)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人员,依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