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醉香****mm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江山社稷”是我们平时经常提起的成语,古代也是国家的代名词。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对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拜神B、农业是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关系密切D、小农经济的特点2、据一项农业考古发现的专著表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稻谷遗存有120多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还有许多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粟粒和小麦,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甚至浙江等地。上述考古发现表明()①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②我国当时已经进入种植业的时代;③南北之间的粮食品种已经有了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的时间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3、《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D.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5、“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7、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这种现象()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9、下列引语反映宋代历史的是()①“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②“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③“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10、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11、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2、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①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