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可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看了着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由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2、“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五、巩固练习1、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抄写下来2、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讲讲你自己的故事。六、参考资料拮据;缺少钱,景况窘迫。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威风凛凛:本课指妈妈很威风,使人敬畏的样子。历久:经过很长的时间。《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拮据、破天荒”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两件事。(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了解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两件事,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孝顺、敬爱母亲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文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的两件事。2、难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板书“花边饺子”。出示:花边饺子图。2、师:瞧,这是刚煮出来的热腾腾的花边饺子,正冒着热气呢!望着它,你想说什么?(学情预设:①真想吃上一碗饺子!②想起了妈妈做的饺子。③想起了吃饺子时的快乐?)3、师:对于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来说,花边饺子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板书完整课题)4、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课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看作者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2、检查生字词:拮据、破天荒、威风凛凛、调馅儿、洋荤、大吉大利。3、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两件事。4、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把这两件事连接起来了?(出示过渡段。)三、品读文字感悟母爱儿1、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那我们赶快去看看妈妈的花边饺子是怎样做成的吧?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来。2、出示句子和花边饺子图: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3、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4、师:可为什么妈妈要给我们包花边饺子呢?5、师: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第1—2自然段,找出理由。6、解决问题:(1)母亲疼爱儿子,把肉馅的饺子捏上花边,留给孩子吃。①出示句子: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②师:是啊,母亲为了把仅有的一点肉留给我们吃,在饺子上耍了一小小的“花招”给饺子捏上花边,做了一个记号。③师: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再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还能从哪个字,哪个词或哪句话中读懂什么?④指导书写“馅”。⑤指导朗读。(2)妈妈为什么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仅仅是为了美吗?①生活拮据。你能给“拮据”换一个词吗?②还从哪个词知道家里难得吃上一顿饺子?(破天荒)五六十年代,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日子,要吃上一顿饺子,吃上肉,可不容易啊!(3)理解“花招”:母亲为了区别带肉馅的饺子,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喜爱,给肉馅的饺子捏上了花边,这就是母亲耍的花招。7、师:爱的形式很多,你还能从1—2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母亲对我们的疼爱?8、师:是啊,就是这样疼爱孩子的母亲,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句子)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①你能给“浸”字换个词吗?放进去读一读。你打算改吗?为什么?②创设情境,引读。(望着这花边饺,我们就想说: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想起母亲的花边饺,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9、小结学法: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这一部分内容?四、深入文本感悟儿孝母1、师:那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后来,我学着母亲的样子,给母亲做了花边饺子。此时,你有疑问吗?(预设:“我”为什么要给妈妈包花边饺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