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讲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言句式讲义.doc

文言句式讲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句式讲义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现逐一讲解如下:一.判断句:A.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B.判断句式的古今不同点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C.常见的判断句式1.“……者,……也”表判断;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陈胜者,阳城人也。..③吴广者,阳夏人也。..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⑤南冥者,天池也。..⑥齐谐者,志怪者也。..⑦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者,……”表判断;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用翻译,只直接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②粟者,民之所种。.3.“……,……也”表判断;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健U庵峙卸暇涫街小耙病蓖挥梅搿H纾?①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4.“……者也”表判断;不出现主语,只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用翻译。如: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5.“……,……”也可表判断;“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谓语之间、加“是”。这种判断句式常常称作意念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②秦,虎粮之国,不可信。③此亡秦之续(老路)耳。6.“……,为……”表判断;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7.特定副词表判断;用“乃、则、当、系、即、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这类副词可以直接解释为“是”。还可以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黄山当生平奇览。.⑤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⑥非其父兄,即其子弟。.⑦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8.“是”表判断;用“是”作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这种义项开始比较晚,并且很少见。如: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②不知木兰是女郎。.③汝是大家子。.二.被动句A.概念: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B.被动句的古今不同处:现代汉语一般是在宾词与主词之间加入“被”字来表示被动关系,但在古代汉语里,表达被动关系的方式却很丰富。C.常见的被动句式1.“于”表被动;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②此非曹孟德困于周郎者乎?.2.“见”表被动;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①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渐见愁煎迫。.3.“见……于”表被动;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受”表被动;在动词前用“受”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有罪受贰。).(释义:因有罪不被信任。5.“受……于”表被动;如果需要引进主动者,可以构成“受+谓语+于”的形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6.“为”表被动;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③吾属今为之虏矣!.7.“为……所”表被动;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的形式。如: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为仲卿母所遣。..8.“为所”表被动;“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9.“被”表被动;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