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情况的报告多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积极引才、悉心培养、精心选拔、科学使用,我县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总体情况截止到2015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39.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6.6万人的70.57%。其中,在职少数民族干部(公务员、群团机关人员及参照管理人员)共1800人,占全县在职干部(公务员、群团机关人员及参照管理人员)总数1932人的93.17%。具有中、高职称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3538人,占全县事业单位人员总数9827人的36%,占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数6939人的51%,占全县中、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总数3835人的92.26%。近年来,我县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总体数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因受到编制限制、招录政策、环境、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二、主要做法(一)大力引才,加强培训,夯实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一手抓人才引进。用好用活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补充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不断优化全县干部队伍。按照省市有关政策,在编制限额内,通过“四级联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积极招录、招聘优秀干部人才,适当降低资格条件,限定一定比例岗位招录本县户籍人员,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同时,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努力吸引更多优秀紧缺专业人才到我县工作。一手抓教育培训。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科学谋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突出政治理论培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开展多元化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工作实际和需要,重点依托县委党校、“青龙大讲堂”、就业培训中心、职教中心、电大和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教育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贫攻坚等方面的专题业务讲座,不断提升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二)强化锻炼,注重实效,增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履职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干部挂派、“3+X”平台和专项工作锻炼等渠道,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进行锻炼培养,促其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一是多渠道挂派。通过“上挂”“下派”“外挂”等方式,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2011年以来,选派13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分5批次到央企、经济发达地区和省、市直机关挂职锻炼;结合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累计选派380余名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农村一线蹲点工作,让他们在生产建设一线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丰富新阅历。二是多平台历练。积极搭建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信访稳定和县委阶段性重点工作“3+X”平台,建立平台展示制度,分期分批地抽调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平台进行轮岗锻炼,让他们在化解疑难中富脑增智,在全力攻坚中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以来,共抽调218名年轻干部,分4批次到平台锻炼。三是多地区招商。2014年3月,选派了18名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从事驻外招商引资工作,让他们学习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经验,推介我县招商引资政策。(三)严格管理,从优配备,提升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选任水平。将少数民族干部选用,纳入全县干部管理整体中谋划部署,树导向、健机制、重管理,着力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选任质量。一是从严管理。坚持日常管理与谈心谈话相结合,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时刻警醒年轻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特别是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工作出现失误、个人或家庭遇到重大事件、受到表彰奖励或遇到挫折时,由所在单位党委或组织部门主要领导对其进行谈话教育,使干部端正思想,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进取向上的良好心态。二是明确导向。树立重基层、重实践的鲜明导向,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观念,大胆选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经过挂职、“3+X”平台、招商引资等不同岗位历练的优秀干部。2011年以来,先后推荐9名少数民族干部到副县级领导岗位。三是完善机制。探索改进人选产生方式,实施公推公选制度,为年轻干部搭建公平竞争、争先进位的有效平台,使更多德才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通过公开选拔、全委会推荐、量化比选等方式,先后优选产生了8名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