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成绩统计表一、实例效果制作如图3-1所示的班级期末成绩统计表。表格中的各行按照“总成绩”列中的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图3-1二、知识点WordXP不仅可以使用表格功能整理数据,还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和简单的计算,例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具有排序和求和的功能,“公式”对话框给用户提供多个的计算函数,用来处理表格中的数据。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Word对表格的单元格进行了编号,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唯一号码。编号的原则是:表格最上方一行的行号为1,向下依次为2、3、4、……;表格最左一列的列号为A,向下依次为B、C、D、……;单元格的编号由列号和行号组成,列号在前,行号在后。例如:3-1表格中图“沈达临”的“英语”成绩“92”所在单元格的编号为D2;“丰金兰”的“化学”成绩“58”所在单元格的编号为“F12”。此外,用户还可以套用WordXP提供的多种表格格式,给表格加上边框、颜色以及其他的特殊效果,使表格具有非常专业化的外观。三、操作步骤1.制作斜线表头(1)建立“期末成绩统计表”文档,在文档中插入一个8行13列的表格。在表格中输入科目名称、学生姓名和成绩。(2)选中表格左上角单元格,单击“表格”→“绘制斜线表头”菜单命令,调出“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如图3-2所示。(3)在“表头样式”下拉列表框中,选中“样式二”;在“字体大小”下拉列表框中,选中“小五”;在“行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学科”;在“数据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成绩”;在“列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姓名”。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2所示。(4)在表格的最后一列的右边添加一新列,用来显示每个人的总成绩。并设定该列的边框宽度为1.5磅。2.用公式计算各行的总成绩并根据总成绩排序(1)将光标移到“沈达临”所在行存放总成绩的单元格中,单击“表格”→“公式”菜单命令,调出“公式”对话框,如图3-3所示。图3-2图3-3(2)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SUM(LEFT)”,表示累加光标所在单元格左边所有在同一行的单元格内的数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相应的总分显示在单元格内。(3)重复步骤(6),计算所有学生的个人总成绩,如图3-1所示。(4)将光标移动表格最后一列,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降序排序”按钮,除第一行外,表格中的所有行按各自总成绩单元格中的数值从大到小排列。3.用公式计算每个人的平均分(1)在表格的最后一行的下方添加一新行,用来显示每科的平均分。并设定该行的边框宽度为1.5磅。(2)将光标移到“语文”所在列存放平均分的单元格中,单击“表格”→“公式”菜单命令,调出“公式”对话框。(3)在“粘贴函数”下拉列表框中,选中“AVERAGE”项后,“公式”文本框中会自动显示“=AVERAGE(ABOVE)”,表示计算光标所在单元格上方所有在同一列的单元格内数据的平均值。“数字格式”在下拉列表框中,“0.00”选中项,表示计算的结果保留2位小数。如图3-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相应的平均分显示在单元格内。(4)重复步骤(10),计算所有学科的平均分,如图3-1所示。(5)在表格上方插入一空白行,输入“期末成绩统计表”。再将文本设置为“宋体”“四号”“加粗”和“居中”、?。整个表格制作完成。四、知识进阶1.排序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升序排序”按钮和“降序排序”按钮,可以将表格中的文本、数字或者其他类型的数据按照升序或者降序进行排序。排序的原则是:(1)字母:升序按照从A到Z排列,降序按照从Z到A排列。(2)数字:升序按照从小到大排列,降序按照从大到小排列。(3)日期:升序按照从最早的日期到最晚的日期排列,降序按照从最晚得日期到最早的日期排列。(4)文本:首先排序以标点或符号开头的项(例如!、#、$、%或&)。随后是以数字开头的项;最后是以字母开头的项。(5)如果两项或多项的开始字符相同,Word将按上边的原则比较各项中的后续字符,以决定排列次序。WordXP还提供了“排序”对话框来帮助用户进行高级排序。如果要对表格中姓氏和名字进行排序,则单击“表格”→“排序”菜单命令,调出“排序”对话框,如图3-4所示。在“主要关键字”栏的“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中“笔画”项,表示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列。在“排序”对话框中,用户可以设置排序的关键字,排序时,先按“主要关键字”栏中的设置排序。如果两项或多项的主要关键字一样,则按“次要关键字”栏中的设置排序。如果次要关键字还是一样,则按“第三关键字”栏中的设置排序。如果要对表格中单独一列排序,则要选中要单独排序的列,再调出“排序”对话框,如图3-5所示。单击其中的“选项”按钮,调出“排序选项”对话框,选中“仅对列排序”复选框。图3-4图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