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下).doc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下).doc

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特殊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者的英明决策哈药集团的总经理刘存周说过:“我们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走的是一条非常特殊的路,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高速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也在反思哈药到底成功在哪儿。”哈药的特殊性何在呢?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和很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一样,是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个企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998年哈药集团提出将集团内企业注入上市公司,全面铺开以提高优势产品规模,1999年销售大幅增长。2000年2月哈医药更名为哈药集团。这三年,哈药集团已经将90%的下属企业并入上市公司,这使哈药集团的产品种类和生产品种得以扩展。国内医药企业中单品销售过亿的并不多,而哈药集团的严迪、盖中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黄连粉针、益萨林等11个产品的销售都超过亿元,“哈药模式”成为医药业经营策略研究的一个主题。1997年,刘存周上任集团总经理,开始着手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他主张分权,通过授权的方式把经营权全部下放,集团只负责资本运营和战略规划,这是一种类似事业部制的管理架构。据了解,国有企业集团通常将集团总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和决策中心,而下属企业只是成本中心,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刘存周认为这使下属企业缺少积极性,哈药没有采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下属企业有销售权,集团公司将财务进行整体核算,职能集中在资本和发展战略,包括对各厂的产品和市场调控。这种“管理”方式利于调动各厂的积极性。还是以哈药六为例。现在的哈尔滨制药六厂是1988年由哈药六与药七合并而成,哈药七厂长汪兆金担任合并后的新哈药六舵主。直到1991年,该厂还是一级法人企业,之后,哈尔滨医药管理局(简称药局)将旗下31个工、商企业打包组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64),进而1993年在沪上市,哈药六正在其中,并与其它企业一样,成为哈药集团的分公司,二级法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利润中心。哈药集团董事会秘书林本松认为,集团脱胎于行政管理机关,这就为企业挡住了行政干预,同时为融资方面提供后盾,政策放权使哈药六市场决策权掌握了的大手笔广告,都是企业自已操作的,集团不干预。哈药集团特有的体制架构为哈药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促其迅即成势,在此环境中,哈药六迅速地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积累。此时,旧有体制架构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非“独立法人”的企业性质,成为现实的制度障碍,因为这使企业没有资本运作的功能,从防范风险角度讲,它束缚企业产权多元化,不能有效分散经营决策风险,从发展角度看,只能进行集团内部整合,社会范围内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无从实现。哈药六的有关人士认为,这实质是一个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制度平台的缺位,企业火箭般向上跑,销售额上了新平台,体制平台跟不上,风险系数就会累积加大。对此,总经理刘存周提出,新世纪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产权多元化,他说“哈药集团最终将成为控股公司,与哈药六成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而非分公司。”。然而,碍于药六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集团最终首先选择了哈药三厂(2000年销售收入14个亿左右)做"体制先锋",着手进行公司改制,即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制过渡,以吸收外部资本加入。按照哈药集团总经理刘存周的计划,哈药已经可以向全国“最大”的目标冲击,而更长远的计划是在未来的5年中进入世界医药企业50强。三、哈药营销策略的反思虽然哈药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开拓都很优秀,但对公司来说,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公司的营销主要以广告开拓市场,广告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容易引起同行业之间的恶性广告竞争,另外公司的产品基本都是大路货,由于此类产品的生命周期都比较短,因此公司需要不断有新产品的推出,但看公司最近配股募集资金项目,还是一般性的产品,在强大的营销能力支持下,公司能保持一定的业绩增长,但对营销的过分依赖,使公司的长期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缺乏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也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下降,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广告打拼市场,能走多远?从目前的反映来看,消费者已经有些厌烦盖中盖广告,其广告已趋于饱和,广告弹性很小。“成也广告,败也广告”,此话对哈药来说不为过,密集广告策略现在已到极限,去年的“盖中盖”风波便可略见一斑,今后一两年的销售还可以靠广告来打,三五年以后呢?而且,在以往的广告历史中,秦池、爱多等标王的失败告诉我们,广告并不是制胜法宝。有些人还担心哈药会成为另一个“厦新电子”,1999年该公司还被评为“上市公司50强”,2000年中报就发出了预亏警告。该公司1998年的业绩由于广告费用摊销而备受争议,而1998年、1999年的事实证明当时的做法是错误的,就像爱多、秦池一样,靠突击巨资宣传来建立品牌无形资产是无效的,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告等对外传播手段较注重即时性的效果,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迅速提高或产品的知名度,而要长期见效,则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