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与反馈七年级语文模拟卷亲爱的同学,请你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答题卡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30分钟。2.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愿你放飞思维、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流动明(móu),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tuān);文学是一首清脆圆(rùn)的古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文学是一座(chà)紫嫣红的百花园,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2.下列传统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D.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还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达情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泽被后世的瑰丽文化遗产。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唐代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①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裴迪的信任和欣赏②以书信文体,直抒胸臆,表达政治主张和变法态度③以信札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4.“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文段中的“他”指的是。(2)文中的“他”是怎样的人?5.名句默写。(1)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句子是:,。(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6.某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阅读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回答问题。(不得出现数字)学段/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著作所占阅读比重27.8%35.8%45.6%(1)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营造活动氛围,组委会准备从以下四句话中选出能够组成对偶句的两句话作为宜传标语,请你选出,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立志读尽人间书B.人生唯因读书好C.悬梁刺股求学路D.发愤识遍天下字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8.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