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4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pptx

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1978年以来),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一、政治上: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的拓展1.民主与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2)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3)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实践①香港、澳门回归:洗刷了民族的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②两岸关系发展:打破两岸隔绝状态;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两岸直接实现“三通”。3.新时期的外交(1)政策:奉行不结盟、对外开放。(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3)活动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③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二、经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企业有了竞争机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深圳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城镇、内地开放城市的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思想科教文化上:思想理论成果与科技、教育文化的迅猛发展1.邓小平理论(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5)1992年,中共十四大科学概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6)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科教文化(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新时期,中国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2)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实施义务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等。[通史整合]审题定位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安徽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这与题干中的“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相符,故应选D项。A、B、C三项都属于政府行为,与题干中的“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不符。答案D视角2从中外对比角度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审题定位苏俄与中国——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拓展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主题二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祖国统一审题定位祖国统一大业——两岸关系的发展视角2运用法律文件考查“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审题定位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拓展延伸】多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3)从行政区域管理角度看实行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