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小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局《甘南县中小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以及《关于对基础教育业务管理四项工作实行年度考核评比的通知》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细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为民工程”深入实施为契机,以全面育人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关注全体学生,全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身,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二、工作任务(一)创新德育载体,丰富德育内容,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立足实际,分层设计德育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着重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立足管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员抓德育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每年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在学生中,认真开展“校园之星”、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美德少年”、“行为习惯标兵”等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加强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建设,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3、立足课堂,加强课堂渗透教育。结合我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小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与实验》,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开展经验交流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教育渗透德育实施方案,落实各学段,各学科,各知识点德育目标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认真规划好每一节班(队)会的内容、形式,做好知道、检查、总结提升工作,充分发挥班(队)会课的育人功能;杜绝班(队)会课擅自改作他用或无计划、无准备、无目的一般性布置班级工作。4、立足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课程建设、活动组织和环境优化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训、校歌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栏等载体展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结合本校特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等活动。(二)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完善课程体系,确保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环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在知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学有效性研究,切实搞好课堂教学建模和教学效能评价工作,打造高效课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一是全员行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教师自身主体创造性、能动性和校园网络资源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分组分层实现教师自我发展。二是骨干带动。采取省市县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或点评、讲座等多种形式,争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带动全县教师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强化青年教师成长。研究制定青年教师的成长措施,通过多措并举,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加速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升级。四是学习借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成长培训,参加市内外学习观摩,开阔教师的视野,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4、建立完善评价体系。一是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法。要积极探索实行“期末终结性评价与等级加评语”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