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通过参观、谈话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解放军,激发对解放军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活动准备:1、收集解放军及武器图片等。2、幼儿用书、彩纸、彩笔。活动过程:一、图片展示1、将收集到的图片等,按陆海空分类布置起来。2、观察并交流,请幼儿观察各兵种的服装特点和武器的种类、与同伴交流。二、阅读、交流1、看幼儿用书,看一看各兵种着装上有什么不同,再看看他们做了哪些事情。2、请幼儿说一说还知道解放军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如守卫国门、军事演习、抗洪抢险等)激发幼儿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三、参观军营1、参观战士们的营房,观看战士们整齐的被子及各种用品的摆放。2、观看战士们队列训练,可以请战士们对幼儿队列训练。3、和战士们合影留念四、谈话参观后请幼儿说一说参观军营的感受,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等。活动指导:引导幼儿注意勘察军营里的布置、设施,看一看叔叔们用品的摆放。活动延伸:1、环境创设围绕解放军的主题,创设图片展、幼儿绘画作品展等墙饰。2、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供幼儿制作的材料及各种纸张。活动反思:幼儿通过参观活动,更加深了对解放军的热爱和敬佩之情,幼儿也了解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情况和他们的光荣职责,培养了幼儿以后的顽强的学习毅力、勇敢的生活态度。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别人攀比的道理。2.欣赏故事,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别人攀比的道理。2、难点:欣赏故事,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故事课件。活动过程一、师幼交流,引出话题1.师幼交流对美发店的认识,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1)小朋友们去过美发店吗?美发店是做什么的?(2)大人们到美发店去做什么?你都知道什么发型?(3)你们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鹿小姐也开了一家美发店,它的美发手艺可棒啦!小动物们都喜欢到鹿小姐的美发店去做美发,瞧!谁来做美发了?2.教师播放课件一,引出故事。二、建构故事,明确道理1.教师播放课件二,引导幼儿认识发型。(1)原来是花鸭大婶、熊伯伯、松鼠姐姐,它们对自己的发型非常满意!它们做的是什么发型呢?(2)噢!原来它们的发型都不一样,你感到熊伯伯的小平头怎么样?(花鸭大婶的盘发、松鼠姐姐的麻花小辫)2.教师播放课件三、四,幼儿分析刺猬烫发的原因。过渡语:(教师归纳幼儿的答案)熊伯伯的小平头又帅又酷,多精神啊!花鸭大婶盘起了头发,好漂亮,好美丽,好高贵呦!松鼠姐姐的两根麻花小辨又独特又可爱,漂亮着呢!大家都夸松鼠姐姐的技术棒!(1)你们看,谁又来了?(2)小刺猬看到大家美发后变精神变漂亮了,它的心里好羡慕呀!它也想让鹿小姐给它做美发,小刺猬会做什么发型呢?(3)你们看,小刺猬做的什么发型?它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教师播放课件五、六,幼儿观察图片,猜测角色表情与对话。过渡语:小刺猬太高兴啦!它连蹦带跳地向家走去!(1)路上遇到了谁?牛大伯见到小刺猬是什么样子?(说一说、学一学)(2)这是什么表情?牛大伯为什么惊讶?(3)牛伯伯惊讶地对小刺猬说了什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熊伯伯惊讶地语气说话”。过渡语:小刺猬一边走一边想:难道我这样不漂亮吗?(4)它走着走着又遇到了谁?小兔子见到小刺猬后是什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兔子非常害怕,它是怎么做的?(5)这时的小兔子会说什么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小兔子害怕地语气说话”。4.教师播放课件七和八,幼儿了解小刺猬烫发的后果,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过渡语:小刺猬弄不明白,自己这样明明挺漂亮,为什么会吓跑小兔子呢?(1)小刺猬回到家里,刺猬妈妈见到它又会怎样?它会说什么?(噢!原来妈妈也不认识它了)(2)妈妈让小刺猬去果园背果子,它会背到果子吗?你们看,它是怎么做的?(3)小刺猬背到果子了吗?为什么?牛伯伯看到它很惊讶,小兔子见到它吓跑了,自己又背不到果子,唉!这时的小刺猬心情会怎样呢?(4)小刺猬没有背到果子,只好回家去。咦!你们听,谁来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5)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灰狼?小刺猬会怎样呢?三、欣赏故事,深化主题1.幼儿带疑问听老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教师放慢语速,将幼儿建构故事环节出现的答案也加入到完整欣赏故事当中。2.教师提问,幼儿进一步思考,体会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肯定自己,不可盲目地和别人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