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教案(精选.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红帽》教案(精选.pdf

《小红帽》教案(精选.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红帽》教案(精选《小红帽》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为童话故事《小红帽》。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和特点;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友情,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教育学生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寓意。2.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红帽头饰、黑板、粉笔。2.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红帽头饰,引导学生猜一猜今天要学习的故事,激发兴趣。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情节,教师巡回指导。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分析故事寓意,指导生字词。5.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6.例题讲解:讲解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7.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六、板书设计1.《小红帽》2.主要人物:小红帽、狼、妈妈、猎人3.故事情节:出发、遇见狼、狼欺骗、狼追赶、猎人救出、教训4.生字词:警惕、陌生人、亲情、友情、助人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红帽和狼的对话。(2)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并写出寓意。(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答案:(1)对话图。(2)故事情节概括:小红帽出门给奶奶送蛋糕,途中遇到狼,被狼欺骗。狼趁机追赶小红帽,猎人出现,救出小红帽。故事寓意: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爱家人和朋友。(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寓意,提高阅读兴趣和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2.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本节课重点关注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悟。具体来说:1.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友情,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分析故事中小红帽与奶奶、妈妈之间的亲情,以及猎人救出小红帽的情节,使学生体会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2.教育学生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故事中,小红帽轻信狼的谎言,差点陷入危险。通过这一情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警惕陌生人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1.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寓意。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如狼的狡猾、猎人的勇敢等,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2.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部分是基础性内容,教师应着重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例题讲解:针对阅读理解题,教师应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四、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1.作业题目解析:(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红帽和狼的对话。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故事中的关键信息。(2)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并写出寓意。此题旨在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答案解析:(1)答案: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准确地画出小红帽和狼的对话。(2)答案:学生需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并写出寓意。例如:“小红帽出门给奶奶送蛋糕,途中遇到狼,被狼欺骗。狼趁机追赶小红帽,猎人出现,救出小红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爱家人和朋友。”(3)答案:学生需结合生活实际,谈论如何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