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政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的这几年,广大的一线教师与学生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创造了新课改下政史教与学的新理念。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但是,笔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交流中,产生了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有时也制约着教师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困惑一:教材中的相关材料与现实脱节。《初中思品新课标》指出: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所以,思品新课标准下的新课改本着培养“四有”新人为己任,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修改整合了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新教材突出特点是:突出思想性。因为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所以新教材至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为此,新教材中设置许多小栏目,如:每一课时中都有随问题而设立的“探究活动”。设置的本意是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实践中得到“真、善、美”的培养,让学生在边学习、边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得到心灵的洗涤。可是在教学中“事与愿违”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无怪乎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对教材的驾驭程度。二是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教材中设计的问题大多与各种活动有关,而农村学校对各种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力不从心,所以导致许多探究不能去做。三是生活经验少,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少,对问题的思考宽度有限,而教材中的有些探究问题似乎超出了学生思考空间的范围,如九年级教材76页,对“依法征税”这个探究问题的设置似乎有些宽。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的设置还要考虑农村实际。这样教学中,农村学校教师就可以有话可说,有啥可讲。困惑二:开卷考试下如何教与学。其一,开卷考试试卷的设置,除了第一题是主观题以外,其余皆为客观题,也就是说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有啥可写,有话可说,不必追求答案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但是,开卷试题的设置材料大都是课外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可是农村学生在接触外界消息,大多是从课堂中得知。由于教师的知识面、接触面有别,也导致学生听到的见到的也有别,所以在审题时审的质量如何,也就决定其得分高低。其二,学生在接触到开卷考试试卷时,心情如何,笔者经过调查,95。6%的同学先是高兴,再是紧张,三是害怕,四是压力,听到开卷考试消息,同学们欢雀愉悦,心情一下子解放了,认为不再去苦背了,到时打开书照抄便是了,可是接触到试卷以后,一看懵了,试题全是课外的,心情紧张不安,做题时害怕做不对,分数下来后,压力很大,感到无所谴印6钥砜际裕翱此魄?松了,可是要想考高分,“双基”不牢是不行的,因为开卷试题“看似书外”,其实“理在书内”。困惑三:是教与考相似脱节,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材去教,在与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理论,但是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少了些。而在考试的过程中,试题的设置又几乎没有课本上的原文材料,所以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错误地认为,反正考试时又不考教材上的,这样一个误导,致使学生也不去专心学习理论知识了。到考试时也不能恰当的从考卷回归教材。好像无从下手,心里茫然。困惑四,七、八年级与九年级相脱节,政史学科考试,在七、八年级实行的是闭卷考试,学生在平时会认真听讲,注意记忆,对教材中所说的内容只要背会了,就能考个理想的分数。进入九年级后,上半期仍以闭卷为主,开卷考试也就是九年级后半期才得以正常训练,一下子转过来,教师不适应,学生更不适应。困惑五,试题内容过宽,学生生活实际较窄。开卷考试试题内容往往是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这也正符合思品新课标中关于实践性中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社会面较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应对开卷考试时有点力不从心。当然,开卷考试作为一种新形势的考试方式,能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一是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识记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了过度的死记硬背;二是考试时使学生根据生活实践与社会道德标准变得有话可说,试题答案百花齐放。但是,此种考试形式也给教师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