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理论与实践的探析_基于英国_让家长参与儿童学习_.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家长参与理论与实践的探析_基于英国_让家长参与儿童学习_.doc

家长参与理论与实践的探析_基于英国_让家长参与儿童学习_.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参与理论与实践的探析)))基于英国/让家长参与儿童学习0项目的思考陈虹(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北京100101)摘要:英国潘格林幼教中心/让家长参与儿童学习0项目秉承家长和教师是伙伴关系的原则,支持家长深入参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结合我国当前家长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参与的理论基础应当从缺陷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家长参与的内容要从单一的信息交流深入到推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家长参与的形式应多元化,强调家长的主动参与,幼教机构功能应定位于服务儿童、家庭和社区。关键词: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教育;儿童学习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98(2010)03-0078-06家长参与是近年来中国幼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热点话题,被看做是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英国潘格林幼教中心开展的/让家长参与到儿童学习中0项目历时5年,不仅对当地的幼教实践和社区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动了英国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高校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幼教实践工作者、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成为促进儿童成长的协作小组,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各种教育力量合力而为的新型幼教模式。了解这一研究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教师、家长、儿童、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思考幼教机构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为我国家长参与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一、英国潘格林幼教中心/让家长参与到儿童学习中0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作为英国的优质幼教中心之一,潘格林是一所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家庭提供教育与多功能服务的幼教机构,建立于1983年。该中心由北安普顿郡县委员会提供财政资助,并由国家教育与社会服务部和地方卫生部门联合管理。中心目前有包括教师、社会工作者、保育员和助手在内的35名员工,为超过500个儿童及其家庭服务。作为一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潘格林一直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即早期儿童服务是社区的需求,也是每个家庭都应享受的权利。既应当尊重儿童的需要和他们的存在,也应该支持家庭。其理念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教育机构应该为每个家庭提供有效的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教育机构的服务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满足所有当地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教育和照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儿童教育课程应适合0)5岁儿童的发展,游戏在早期学习中应处于中心地位;应尊重儿童以及家长的个人差异性,尊重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多样化;教育从出生就已开始,应该充分认识到家长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即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儿童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早期教育的服务中,家长应该能够获得家庭教育和成人社区教育;教职员工应该受过专业培训,是反思性的实践工作者,同时也应获得适宜的回报,如足够的薪水、闲暇时间、在职培训、提升的机会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应该关心权利的分享和社区的成长。[1](P3)收稿日期:2010-01-20作者简介:陈虹,女,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科学教育。(二)项目目标基于上述理念,由研究者、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合作,开展了/让家长参与到儿童学习中0项目。该项目认为教学和课程问题不仅仅是幼教专业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和家长一起就教学进行充分的探讨。通过家长参与儿童学习,改善以往低估家长能力、家长工作表面化的状况,真正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有效地推动儿童学习与成长。具体目标为:和家长建立有效的对话关系,了解儿童在家和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授权给家长;与家长建立理解关系,理解家长怎样鼓励儿童在家的学习;比较和对照教师和家长鼓励儿童学习的不同方式;制作材料帮助家长积极参与,记录和理解儿童发展。[1](P25)(三)项目实施的主要特点作为英国优质幼教中心之一,潘格林幼教中心秉承尊重家长、家长和教师是伙伴关系的原则,在延续原有家长参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家长深入参与儿童学习与发展作为该项目的中心内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针对家长需求建立多样化的家长参与模式家长并非都是一样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异。对某个家庭来说有效的参与方式对于另一个家庭则未必奏效。只有真正了解家庭,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家庭参与进来。也只有随时准备改变工作的方式,才能适应不同家庭的需求和家庭不断变化的需要。项目的首要工作是充分了解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