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二语文教学设计初二语文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初二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朗读法、品味探究教具准备课型教读课教学内容及分析《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父子亲情,罄竹难书。但在这里,背影的一瞬化作了永恒,一个背影力敌万语千言的倾诉。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闪电,照彻千千万万颗赤子之心。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作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学者、。《背影》是散文。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交卸()奔丧()橘子()晶莹()迂腐()琐屑()栅栏()差使()照看行李()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狼藉:踌躇:触目伤怀:蹒跚:不能自己:颓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质朴、动人的特点。4、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珍爱亲情。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2、理解文章质朴、动人的语言达标检测第一课时,见练习册23页1-6题第二课时,见练习册25页1-6题教学难点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呈现目标、设疑质疑、启发引领、适时点评、激励评价、总结反馈)及为突破难点所作的知识储备(备用题)学生活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展示提高、能力形成)同组教师建议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三、预习检测。四、读课文。播放《背影》朗读录音,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父子之情。五、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4为抢答题)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明确:(二年前的冬天,徐州)2.“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明确:a、祖母死了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3.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的主要事件?明确:浦口车站送别儿子4.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明确:背影5.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依次划分课文结构层次。开篇设疑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回忆往事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刻画背影(望父买橘)6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6.体会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好在哪里?a.具有代表性。b.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c.角度新颖,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d.符合当时人物所处的特殊位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课前检测二、导入三、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质朴、动人的特点。2、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珍爱亲情。四、精读赏析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许多事,比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拣定座位…….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齐读这一部分,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确:望父买橘最让人感动。1、请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神态及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明确:父亲的穿戴:黑、深青(沉重的背影)走路的姿势:蹒跚(蹒跚的背影)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艰难的背影)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明确: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含有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6、“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贵在以情感人。文中有几次作者的泪在悄悄地流,为什么?请找出来读一读明确: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c、惜别之泪:父子离别d、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五、、拓展延伸(写作指导)过渡:本文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除却作者洗练的文笔,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悟,还缘于作者独特的的选材构思——截取法1〉截取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六、课堂小结。七、作业。(投影)八、板书初二语文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饱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品读,鉴赏,教师点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多媒体展示汪先生生前的照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作家,请大家看大屏幕,(学生看大屏幕)这是当代散文家汪曾祺老先生,从面容和穿着上看,汪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明确:慈祥朴素。)师:慈祥、朴素是汪先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其实,他的文章也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