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识教研组“磨课”活动方案常识教研组“磨课”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精神为指导,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主线,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励师志、博师学、强师能,个个争当名教师,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特制定岗位大练兵展评活动实施方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打造我校教师精英团队。4、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落实“评好课”校本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三、磨课展评活动安排展评项目:上课、说课、教学设计三项。1、磨课活动:第3周(3.7-3.11)备课。首先教研组内确定磨课教师1-2人(本年度将从评选中推荐参加县市省教坛新星评比),然后磨课教师独立备课与组内集体备课相结合,教研组内说课、议课;第4周(3.14-3.18)磨课。同一节课在组内至少上两次,组内组织观课、议课研究活动。2、展评活动:第5周(3.21-3.25)周二: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展评;周三:数学、常识课堂教学展评;周四:说课、教学设计展评;周五:汇总。3、陈灯荣负责一、二年级,陆茜负责三、四年级,刘德俊负责五、六年级,王元平负责英语、常识。(各教研组长要在磨课活动前将活动安排计划表报年级负责人处)4、各教研组长要记录、整理好组内活动材料,活动结束后交教导处;磨课教师要准备说课稿一式2份、教学设计(手写)一式8份,活动前交教导处。5、磨课展评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均要反思总结,按教研组将心得体会文章纸质稿于第六周周五前交教导处,电子稿交刘校长处。四、奖励办法此次展评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后期将组织优秀心得体会文章评选,成绩将纳入优秀教研组考评。定远县建设小学20某某.3.5常识教研组“磨课”活动方案2为了进一步落实峄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峄教发〔20某某〕10号)、《关于开展“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峄教发〔20某某〕71号),阴平镇教委《关于开展“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阴教发〔20某某〕7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无效低效课堂,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区、镇教育部门要求,我校制定出台了《卜乐小学20某某/20某某第二学期“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本学期在全体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为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我组磨课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鲁教基字〔20某某〕1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南,以“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为基础,以推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心,以示范课为导向,以研讨课为主体,以评比课为促进,以验收课为评价,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聚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二、参加人员孙学海李浩谢旭郑纪伟郑波陈化彩三、活动安排常识组磨课活动日程安排(20某某年2月17日)四、活动内容与要求1、确定“磨课日”,把每周三定为我组“磨课日”,下午放学后一小时为磨课研讨时间。2、要求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一”,即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做一次高质量的磨课发言、写一份有分量的磨课心得、向执教者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3、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要少讲“人情话”、“场面话”,多提建议和意见。具体做到“三个一”,即肯定一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条改进意见。4、实施“上课—磨课—上课”的操作模式,使上课和磨课成为一个前后相通、及时反馈的工作链条。5、加强教师听课、评课出勤管理。教导处、考核办联合对教师的听评课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其结果纳入教师学期评价结果。常识教研组“磨课”活动方案3为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按照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各学校在“抓规范创特色,抓内涵促发展”的同时,以学科组为单位大力开展“磨课活动”,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开发区《教学及管理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根本,开展磨课教研活动,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促进听课者与授课者以及备课参与人员的多向交流与互动,确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二、参加人员全体任课教师三、时间安排及活动方式每学期的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