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关于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民办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从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活跃于中国的大地上,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没有民办教育20世纪末的崛起,就没有今日教育改革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其取得的成绩也必须直面其问题,通过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找到解决的问题的对策提供基础。——透视浙江民办教育,寻求发展之路一、我国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招生困难成为民办教育的首要难题招生不足是目前不少民办学校面对的首要生存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民办教育规模的扩大,这在民办高等教育阶段尤其突出。一些非学历教育和专修学院更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招生不足,使得民办高校的规模普遍较小,这样学校就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一方面造成现有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学校无法走向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无法实现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甚至使一些民办学校走向倒闭。在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招生情况也并不乐观。造成民办学校招生不足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也有民办学校自身的因素。外部原因主要有:第一,基础教育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在教育领域日见成效。我国入学儿童和青少年日益减少,到2004年进入低谷,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数量也在减少。近年我国小学总数已经由68万所减少为60万所①;第二,公办学校的转制对民办学校造成了冲击。近年来,一些公办学校纷纷借助原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在政策的支持下,采取增加招生名额、开办分校等形式,扩大招生规模,抢占生源市场,使得民办学校的竞争趋向不平等化;第三,高效扩招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冲击也很大;第四,人为的屏障阻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如民办高校跨省招生遇阻,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等。民办学校自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民办学校自身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第二,一些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在发展和竞争中被淘汰是民办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再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由规模效益进入了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并重的阶段。(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了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西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使得民办教育在这三个地区的发展也呈现强烈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民办教育在各个阶段都发展迅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部地区,民办中学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较快,呈上升势头;西部地区,民办小学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中等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民办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结果。所以不能用一个通用的办法来解决各地的①引自2001年7月20日《生活时报》。1——透视浙江民办教育,寻求发展之路民办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对于这种不平衡现象的衡量来看,采用分区域发展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即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仍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教育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不宜过高;而在沿海发达地区,应鼓励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的发展,甚至于与公办教育平分秋色。(三)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各异,相对滞后的管理方式普遍存在民办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政府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和民办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两部分。第一,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的扶持和鼓励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及其他社会状况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所在地方政府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发展民办教育政策方面的差异。例如:浙江省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学的五个允许:允许企业、个人投入学校的建设资金税前列支;允许以股份制形式筹措办学资金;允许学生家庭以适当形式参与学校建设;允许学校按学生培养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允许学校建筑用地按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并予以优先安排①。由于政府的扶持,使得该地区的民办教育既上规模又上档次。第二,民办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董事会制度是民办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我国民办学校的董事会制度还不十分健全。据民办高教委对百所民办高校的调查,成立董事会的占71.8%,未建董事会的占28.2②。民办高校尚有较大比例的学校没有建立董事会制度,对于民办中小学而言,这个比例数字恐怕就更低了。即使对建立了董事会的学校来说,董事会实际发挥的作用及其与校长的关系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看似董事会制度,实则采取的家族式的管理,董事会形同虚设,造成了校长如走马灯似的更换。有的民办学校财务上并不真正独立,而是控制在学校的举办者手中;有的民办学校将资金用于企业发展,有违办学宗旨;更有甚者,董事会直接参与办学,所有权、管理权合一,出资人、办学人合一,举办者左右学校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学校的运作。《关于民办教育事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