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总香豆素主要有效组份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蛇床子总香豆素主要有效组份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蛇床子总香豆素主要有效组份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蛇床子总香豆素主要有效组份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综述报告蛇床子总香豆素(totalcoumarinextractfromDrynariafortunei)是从中药蛇床子(Drynariafortunei(Kunze)J.Sm.)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该组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开发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对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药物研发和应用中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体内实验,可以测定药物在体内经过的代谢过程,得到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从而为药物的药物学研究、有效性和毒理性评价、药物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吴锋等(2010)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实验发现,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含量最高,结论表明蛇床子总香豆素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肾脏等器官代谢,而该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半衰期为3.67h,代谢动力学模型为双室模型(Bi-compartmentModel)。2.药物吸收动力学研究蛇床子总香豆素在体内的吸收特点和机制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方面。相关学者通过药代动力学的实验方法,探究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点。陈湘玉等(2015)测定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并建立吸收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该成分在大鼠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约为47.5%,且在体内通过迅速吸收过程和慢速消失过程来实现药效。吸收动力学模型采用二室模型(two-compartmentmodel)较好的拟合实验数据。3.药物分布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所发挥的生物效应与其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药物分布动力学研究是指在药物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间采集生物样品,即血、肝、肺、心、肾等体内分布器官的组织和细胞,依据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物分布的特点和机制,研究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排泄,以及组织器官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资料表明,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状况主要集中于肝、肾等组织器官。梅珊(2017)使用含蛇床子总香豆素口服悬浊液给予大鼠灌胃,并采集相应的血液及组织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分在大鼠体内的最大浓度(Cmax)出现在肝脏组织,分布容量(Vd)较大,而半衰期(t1/2)大约为3.3h,表明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是快速的、广泛的,并且有一定的代谢过程。4.药物代谢途径研究药物代谢途径是药物药代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药物代谢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多种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药物代谢中最主要的反应之一,它对于改变药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物-受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韩文洁等(2016)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研究了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总香豆素在大鼠体内主要经过环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行代谢,并且产物主要是环氧化物和羧酸等代谢物。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表明:蛇床子总香豆素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肾脏等器官代谢,吸收动力学模型为两室模型;该成分在大鼠体内分布以肝、肾为主,分布容量较大,而半衰期大约为3.3h;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环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因此,进一步研究该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继续是值得进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