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陋室铭教案精编.docx

陋室铭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集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陋室铭教案篇1课件简介: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xīn鸿儒hóngrú苔痕tái案牍dú解释下列字词名:有名望。惟吾德馨:惟,只;德馨,品德高尚。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指官府的文书。陋室铭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情感目标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教学重点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与作者进行对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营造美1、讲述刘禹锡被欺写陋室铭的故事。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大家先仔细看视频,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文章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根据大家发言整理成板书: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仙龙喻德馨环境清幽(景)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问点题五、巧取雅称创造美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据。启发学生把自己读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结合自己的观察,如电视里看到的、外出时观察的宅名,给刘禹锡的陋室拟个合适的雅称。六、对话作者表现美时间真快,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议大家这样和刘禹锡话别,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学生思考后说话。七、课后练习巩固美1、将“刘公,我想对你说……”整理成一篇随笔。2、背诵全文给你的父母听。陋室铭教案篇3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欣赏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当然这有些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示课题、作者)二、学习新课1、指名学生回答“铭”的特点。师补充: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