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颐和园的大门.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doc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走完长廊,就到了()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2、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二、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播放录象)2、交流: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第2~5自然段)4、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走完长廊,就到了()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明确: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教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廊内──廊两旁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交流明确:长廊又长又美。⑴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⑵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⑶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⑷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4、看长廊图片。5、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指读,思考: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齐读第二自然段)7、小结: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交流板书:山上、山下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佛香阁、排云殿。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5、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读后交流。6、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⑴“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指导朗读句子。⑵出示句子: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7、万寿山的景色特别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齐读第四自然段。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过渡: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2、指读,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重点写了十七孔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4、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齐读句子。六、总结全文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色?第一句。板书:美丽的大公园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学生齐读。出示最后一节: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板书:说也说不尽“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3、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4、根据板书总结全文: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色,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