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战略大决战概要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讲课战略大决战概要学习教案.pptx

讲课战略大决战概要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讲课战略(zhànlüè)大决战概要第18课战略(zhànlüè)大决战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民党军队(jūnduì)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华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只能担任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守备。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1、阅读材料及《三大战役形势图〉思考,战略决战(juézhàn)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1、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2、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战略意图未定;3、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建立了广阔的根据地,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且经过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4、解放军歼灭东北守敌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zuòzhàn),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经过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二百九十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人数增加到三百万人,开始在数量(shùliàng)上取得优势。淮海战役(huáihǎizhànyì)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阅读(yuèdú)材料平津战役(pínɡjīnzhànyì)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党中央为什么采取(cǎiqǔ)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战略决战时间(shíjiān)、作战方针和战果简表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渡江战役(dùjiānɡzhànyì)江阴渡江战役(dùjiānɡzhànyì)的意义三大战役(sāndàzhàny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人民的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三、解放战争胜利(shènglì)的原因得民心者从中共(zhōnɡɡònɡ)和中国人民来看:得民心者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A.南京解放后B.渡江战役后C.三大战役后D.全国(quánɡuó)大陆解放后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A、辽宁B、沈阳C、长春D、锦州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A、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liáoshěnzhànyì)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shìjiàn)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南京解放D、北平和平解放6、“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yīnɡɡuó)占领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7、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yíngdé)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短短四十分钟你一定很有收获说出来与大家(dàjiā)分享吧!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