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阐释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主位结构是广泛存在于不同语言中的一种句法结构,其共性是以主语(nounphrase)为句子的中心成分,紧接着是谓语(verbphrase)。主位结构的特点体现了语言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流畅度、信息的清晰度以及听者的理解难度。然而,主位结构在各种语言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却存在差异,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成为了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认知语言学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认知机制,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和框架,探寻语言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和认知机制。二、研究意义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主位结构,可以深化对语言规律和人类思维活动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探索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此外,对于中文母语者学习、使用英语等外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拓展对主位结构形式和语用功能的认知,探索不同语言的特点和差异;2.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立主位结构的认知模型,揭示其认知机制;3.探索跨文化交际中主位结构的交际意义和文化差异;4.为母语为中文学习英语等外语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主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阐释,具体内容包括:1.主位结构的形式和语用功能在不同语言中的特点和差异;2.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主位结构认知模型;3.跨文化交际中主位结构的交际意义和文化差异;4.主位结构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展开。1.文献综述:梳理主位结构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问题。2.对比分析:比较主位结构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语用功能、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寻找其中蕴藏的文化差异和交际效果。3.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主位结构的认知机制和特点。将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比较中英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并分析相关因素。五、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期望可以:1.系统总结不同语言中主位结构的形式和语用功能,探究主位结构的文化和认知因素;2.建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主位结构认知模型,揭示主位结构的认知机制;3.比较中英两种语言中主位结构的差异,探究其中的文化差异和交际效果;4.分析主位结构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及相关因素,为母语为中文学习英语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用时1年,进度安排如下:第1-3个月:文献综述,整理主位结构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第4-6个月:对比分析,比较主位结构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语用功能、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并寻找蕴含的文化差异和交际效果;第7-9个月: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建立主位结构的认知模型,并提出初步实证研究方案;第10-12个月: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比较中英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七、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1.研究对象是主位结构,需要兼顾多个语言,考察多个因素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解决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筛选出相应因素,并落实到实证研究中。2.实证研究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难度较大。解决方案: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协同作战,适当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度。3.本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人员需要掌握较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决方案:在研究前期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深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