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小宏****a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2019.4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_______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______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________,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A.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B.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C.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D.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2.填入《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__________。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疏柳映新塘B.潮平路带沙C.花开水上槎D.胡霜拂剑花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鲁迅对我们民族来说,不是一个一般的文人,一个简单的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看英国到现在有什么事,大家还是会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不断吸取一些新的东西。①放眼全世界来看②他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③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④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精神的源泉性⑤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样极少数的作家⑥莎士比亚是超越一般的戏剧家的A.②④①⑤③⑥B.②④③⑥①⑤C.①⑤③⑥②④D.①⑤②④③⑥4.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厢记》“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和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以及意境的创造分不开的。全剧处处有诗的意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B.《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是诗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C.《茶馆》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体现了西方戏剧结构“三一律”规则。D.《渔父》是《楚辞》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曾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后世传诵不绝。B.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借一轩以记三代,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不用奇字险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味,营造出清疏淡雅的感觉。C.初唐的早期,诗坛笼罩在南朝糜艳雕琢的宫体诗风之下,南朝的浮艳和北朝的刚劲并未合而为一。但是“HYPERLINK"https://www.baidu.com/s?wd=%E5%88%9D%E5%94%90%E5%9B%9B%E6%9D%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t"_blank"初唐四杰”以及一些诗人改变了这种状况,革新了诗风,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探索和贡献。D.盛唐是唐诗发展的巅峰时期,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涌现。盛唐诗人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诲侄等书元稹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①,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而况于鞭笞诘责乎?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②,十岁知方,严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尽废。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