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索自我认识我自己认识我自己认识我自己认识我自己探索什么?知己与知彼的联系自我探索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我们的困惑自我探索——兴趣列出到目前为止你做起来感觉最快乐的三件事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平时你最爱看哪类报纸、杂志或电视?看得最多的是哪个版块?里面的什么内容比较吸引你?最爱听的讲座?里面什么东西吸引你?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最爱浏览什么网站与网页?最爱浏览的内容是什么?做什么事情经常会让你忘记时间?通常寒暑假你都在做什么?为什么?平时喜欢参加哪些运动?为什么?报名参加了哪些社团?为什么参加?感觉上你最向往三种职业?这些职业的哪些特征吸引了你?课堂思考:假如你是某苹果公司的员工,在自由选择条件下你喜欢做什么?FLOW状态下,不计回报;不担心自己的表现如何;忘情投入;享受快乐;不断战胜体力与智力的挑战;最大限度使用自己的技能;可见,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往往来自于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无所事事或单纯的享乐游玩。这也正是工作原本的意义所在。工作可以、也应当带给我们快乐。自我探索——兴趣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工作却变成了一种诅咒。为什么会这样呢?……常见想法先就业后择业等我有了钱,再……研究调查也许最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了“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如此高的辞职转业率说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满意。究其原因,恐怕与许多人抱持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有关。同一项调查发现,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认为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而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因素。所以,一方面,社会上关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挑挑拣拣,只能“先就业后择业”;另一方面,“刚就业,便择业,导致高流动率,而这给企业聘用大学生带来疑惑——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就此形成。自我探索——兴趣按自己的第一选择的岛屿分组。同一岛屿的人交流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岛屿,看看大家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归纳为关键词。给小组命名并选取一个标志物,在白纸上制作一张本小组的宣传图。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用3分钟时间展示自己小组的图,并介绍本岛屿成员共同的特点。自我探索——兴趣你才是专家!!!人格(兴趣)类型31I研究型人的特点34研究型I40艺术型A4345社会型S48企业型E52事务型C霍兰德的兴趣理论56兴趣与工作的匹配兴趣与工作的匹配霍兰德的兴趣类型编码类型编码意义6162兴趣和职业的关系兴趣和职业的关系兴趣和职业的关系兴趣和职业的关系兴趣和职业的关系我们的满足感、幸福感往往来自于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无所事事或单纯的享乐游玩,这也正是工作原本的意义所在。因此,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兴趣可以划分为职业兴趣和非职业兴趣,但几乎每一种兴趣都可以与某种职业联系起来。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应该在自己的职业中体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协调与平衡,以及怎样在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适度统一。也就是我们常常需要反省——“我为自己的兴趣做什么了?”兴趣虽然与能力有密切关系,但是兴趣测试的分数并不代表能力的高低。把兴趣转化为工作技能或者培养新的兴趣,本身就是一种工作适应能力。正确的看待兴趣,学会获得平衡与适应现实,是我们探讨兴趣的根本目的。白日梦爱好总结朋友分析特点印证专业问卷周哈里窗(JohariWindow)我好像没有什么兴趣,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怎么办?我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是我的兴趣所在,除了专升本或者转专业还有别的出路吗?自我探索什么是性格?能量获得途径:外向(E),内向(I)注意力的指向:感觉(S),直觉(N)决策判断方式:思考(T),情感(F)采取行动方式:判断(J),知觉(P)自我探索——性格热情洋溢生机勃勃,善于表达听、说、想同时进行语速快,嗓门高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人多的场合关注问题的广度能量来自与外界的互相作用在刚刚的讨论和探索中,可以通过发言的先后顺序及热烈程度等看出他们的偏好。例如,外倾的人会先发言,而且一次也许会表达多个不同主题,因为他们听、说、想同时进行;而后发言者常为内倾者,且他们一次多表达一个主题,但探讨深入,他们更习惯先听、后想、再说。关注事实存在谈话目标清楚,方式直接思维连贯喜欢从事实际性的工作留心细节、现在对身体敏感以客观现实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