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個別諮商過程中涉及的倫理問題知後同意,不但當事人要有充分的知識且被認為以被告知同意更必須是由被判斷是有能力的人,在自願的情況下所提供,而其實施最好有明確的表格形式過文字說明,並以契約的形式以供當事人在充分了解後,簽署以表同意(王智弘,民83a)保密(confidentiality)的問題,保密是要求諮商員不可將與當事人在私密性互動中所得的訊息,透露給他人知道的一種專業職責及倫理與法律責任(Arthur&Swanson,1993;Sheeley&Herlihy,1989),其可說是諮商互信關係的基礎(牛格正,民80)。是重要的倫理課題,也是給諮商員最多困難的倫理問題,更是諮商員最長為犯的倫理問題預警責任(thedutytowarn)可說是一項和保密相關的倫理概念(Gross&Robinson,1987)。但經常是兩相對立的倫理考慮,。Gehring(1982)在解釋預警責任的概念時表示:「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去強要一個人去控制另一個人的行為,例外的情形,當一個人與另一個行為需要被加以控制的人,或者與此種行為的可能受害者,有一特定的關係時,法律強制要求去警告可能的受害者,而此種預警責任對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格外重要,因為他們一般是與其案主有著特別的關係。」一種專業而須單一的人際關係,不應與其他關係相混淆,若有其他的關係同時存在,諮商員與當事人之間無法維持此種特定專業單一的關係,即會產生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主要是因為(1)其本身具有較引人注意的特質,(2)其處理所涉及的問題是較受社會關切的(Keith-Spiegel&Koocher,1985)。比如說性治療、催眠、生理回饋與心理儀器的運用,其技術本身即具有引人注意的特質;而行為改變技術的使用嫌惡治療或電擊、矛盾意向技術和其他的強迫性處理技術,則會牽涉強迫或欺騙等,都是會涉及人權的問題,因此較受社會的關切。當事人認為其想接受較長期的治療,則當事人有全被加以轉介(Coreyetal,1993)。事實上,在諮商過程進行之中,當諮商員判定諮商關係不再具有生產性或者其無法再協助當事人時,諮商關係必須立即加以終結,而實務人員有義務知曉轉介的資源並建議合適的選擇是因為(1)其本身具有較引人注意的特質,(2)其處理所涉及的問題是較受社會關切的(Keith-Spiegel&Koocher,1985)。比如說性治療、催眠、生理回饋與心理儀器的運用,其技術本身即具有引人注意的特質;而行為改變技術的使用嫌惡治療或電擊、矛盾意向技術和其他的強迫性處理技術,則會牽涉強迫或欺騙等,都是會涉及人權的問題,因此較受社會的關切。社會工作中之互信關係信任的定義信任的定義信任的定義信任的相關事件社會工作者對一個人的問題處理,會影響這個人一輩子。不論是好或壞的影響,互惠的原則會存在著。雙方對彼此所期待要做些什麼,也會有個很明顯的同意書。若無法維持這互惠情形,則會讓雙方有不同的同意程度。互信關係社工員與當事人之間的信任,是一種治療的情境社會工作者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視為是信託的關係社會工作者必須記得,他們的當事人跟律師的當事人類似,將其私人生活交與他們,包括家庭、親戚、朋友、經濟狀況、財力、以及秘密等等所有心理意義的訊息,也包括若是公然發現之後,有可能會嚴重傷及家庭及社會地位的情形。在此信任基礎之下,我們期待社工人員以適當、真誠、以及合於專業倫理的態度來處理所得到的訊息。倫理兩難的困境由於諮商工作的多樣化與當事人問題的複雜性,諮商員在從事諮商過程中經常會面臨倫理上的兩難情況,甚而涉及法律的問題或陷入訴訟程序的困境(王智弘,民84)。因此對任何諮商實務人員而言,Hendrickson(1982)認為都要面對可能冒著違犯倫理的危險而從事助人工作的狀況。加上由於近時多年來消費者權益意識的助建增強(Baldick,1980;Bradley,1989;Jensen,Josephson,&Frey,1989;Welfel&Lipsitz,1983)。隨著案主就像是消費者此種概念的發展(Bradley,1989)。使得諮商工作上的倫理申訴甚至訴訟案件有增加的趨勢。從專業學會倫理委員會歷年的統計資料看來,雖然每年的申訴案件量時有起落,但大體上是呈現上升的趨勢(AmericanAssociationforCounselingandDevelopment[AACD]EthicsCommittee,1991;AmericanAssociation[APA]EthicsCommittee,1988.1993)。例一雙重忠誠上的衝突美玲所面對的,是雙重忠誠上的衝突。很多情形也許跟上述的案例是相反的,社工師同意機構的政策,但當事人要她/他違背,因此社工師會發現自己是處於衝突的狀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他/她該做些什麼)在合理的倫理基礎上,也就是說,在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