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活动过程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二、找相同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9∧∧4554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三、幼儿操作活动1、找相同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2、组成填空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四、活动评价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活动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2、幼儿操作活动。“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个面是正方形。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4、搭积木游戏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及活泼开朗的性格。2、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绳子的奥秘,培养幼儿玩绳的兴趣,鼓励并激发幼儿在玩绳活动中的创造性。3、体验参与玩绳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5、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活动准备:绳子、鼓(加油助威,增加气氛用)、彩色的塑料圈(充当战利品)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绳子,引发幼儿玩绳的愿望师:绳子可以怎么玩?二、幼儿人手一根绳子,自由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三、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与大家分享。四、教师小结:玩法一,跳绳;玩法二,平放在地上,走钢丝;玩法三,大成对折,大U型是大河,小U型是小河,123,跳过河!玩法四,拉起一端,在地上抖一抖,就是一条蛇;玩法五,用绳子在地上摆出各种图案,例如水果,山等等。五、探索新玩法:拉绳。介绍游戏规则(1)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有四人参加,将两条绳子缠成"十"字,四个绳端各结一个环扣,以便用手握住。(2)四个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