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绿色建筑1、什么是绿色建筑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3、发展绿色建筑应基于以下原则4、绿色建筑之典范5、展望未来6、学习心得1、什么是绿色建筑右:德国节能住宅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3、发展绿色建筑应基于以下原则4、绿色建筑之典范(1)北京奥运村1)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2)奥运村将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建设“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3)景观与水处理花房相结合,在阳光花房中,组成植物及微生物食物链处理生活污水,实现中水利用。4)合理利用了木塑、钢渣砖和农业作物秸秆制作的建材制品、水泥纤维复合井盖等再生材料,节约资源。5)奥运村部分建筑赛后需拆迁,多采用拆迁后可回收再利用无毒无味无污染材料,有效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夏季时间长,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强度大,而且多台风、暴雨,降雨量大,该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建筑功能、建筑造型的、地域特征等问题,为典型的绿色建筑。1)采用精心选址、合理用地,充分利用周边设施和设备等节地措施。2)采用了遮阳型玻璃、中庭部位的彩釉中空玻璃、变风量空调低温送风方式、太阳能风帆和光电幕墙等技术。3)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双通道玻璃幕墙、可调节外遮阳设施,隔热隔声设施。4)广州科学中心采用了分质供水、合理排水、节水起器具、中水利用等技术。(3)世博会场馆中国馆:绿色地标挑战:调节室温应对:自遮阳体系,半室外玻璃廊中国国家馆造型层叠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挑战:减排降耗应对:节能照明系统,制冰技术中国国家馆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挑战:节能环保应对:通风性能,太阳能技术中国馆不仅通风性能良好,还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都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挑战:循环自洁应对:雨水收集系统,人工湿地技术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世博轴:让阳光倾入地下挑战:绿色地下空间应对:“阳光谷”和下沉式花园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暗与沉闷,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六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别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入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挑战:调节室温应对:江水源、地源热泵世博轴通过生态技术展现冬暖夏凉的宜人特点。设计巧妙利用这个巨大公共通道的下面桩基及底板铺设了700公里长的管道,形成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比如利用世博轴靠近黄浦江的优势,引入黄浦江水作冷热源,用生态绿色节能技术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挑战:循环自洁应对:环状玻璃幕墙与其它场馆的雨水收集概念相类似,每个“阳光谷”形似广口花瓶的环状玻璃幕墙,除了形成良好的透视效果,还可用于雨水收集。大量雨水被储存在地下室,经过层层过滤,不仅可以自用,还用于周围其他场馆的灌溉与清洁。主题馆:科技新秀挑战:节能发电应对:太阳能屋面主题馆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采用并网发电运行方式,将太阳能发电传回城市电网中。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挑战:调节室温应对:生态绿墙主题馆东西立面设置垂直生态绿化墙面,面积达5000平方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生态墙。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世博中心:充满智慧的绿色建筑挑战:节水应对:雨水收集系统屋面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并通过绿地和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雨水蓄渗回灌,尽可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挑战:节能应对:自然采光、遮阳系统、低温送风系统、冰蓄、冷系统等自然采光是最经济有效的节能方式,合理的设计使大部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