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醇基燃料在我公司的应用.doc
上传人:红色****bc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醇基燃料在我公司的应用.doc

浅谈醇基燃料在我公司的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醇基燃料在我公司的应用浅谈醇基燃料在我公司的应用摘要:醇基燃料是一种以甲醇为基础开发的一种环保燃料,无毒、无残液、无烟尘、无有害废气、无积垢、无腐蚀、低挥发、热值高,既安全又经济的清洁新燃料,属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标准能源之一。1997年,国家计委交通能源司、国家农业部环保能源司、国家经贸委资源综合利用司等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文(环能管)[1997]30号文要求各地推广利用。由于原油价格急剧上涨,醇基液体燃料作为新型再生能源,以其低成本的显著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支持,产能大规模提高,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关键词:醇基燃料应用一、前言化工行业本身就是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节能降耗必将对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化工行业应积极开展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提升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水平,为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其中的举措之一就是: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和采用新技术,特别是积极应用低碳技术。为了响应中海油总公司号召,降低我公司节能指标,我公司提出醇基液体燃料替代锅炉燃料柴油技改实验项目,下面阐述醇基燃料与柴油对比及在我公司应用情况。二、醇基燃料与柴油对比1.物理特性1.1醇基燃料1.1.1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高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1.1.2溶点:-97.8℃1.1.3相对密度(水=1)0.7921.1.4沸点:67℃1.1.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11.1.5饱和蒸气压力(kap)13.33(21.2)℃1.1.7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1.8闪点(℃)11℃1.1.9爆炸上限(V/V)36%1.1.10引燃温度:463.89℃1.1.11爆炸下限(V/V)6.0%1.1.12溶解性:能与水、乙醇、乙醚、酮、卤代烃和许多有机溶机相混溶。1.1.13主要用途:饭店内厨房炒菜所用燃料、汽车油、工业(采暖)锅炉、窑炉等燃料。1.2柴油1.2.1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1.2.2溶点:-18℃1.2.3相对密度(水=1)0.87-0.91.2.4沸点:282-3381.2.5闪点(℃)38℃1.2.6引燃温度:257℃1.2.7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2.危险性2.1醇基燃料:2.1.1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2.1.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2.1.3健康危害:高浓度燃料及燃料蒸气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呼入中毒一般为1—96小时,口服中毒为8—36小时,表现症状为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并发肝脏肾脏损害,视神经萎缩等。主要的毒性产物为转化后的甲酸。2.1.4环境危害:易燃性蒸气.2.1.5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和爆炸.2.2柴油2.2.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鬲闪点易燃液体.2.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2.3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2.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2.2.5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3.急救措施3.1醇基燃料3.1.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皂水清水彻底清洗皮肤。3.1.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秒就医。3.1.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立即就医。3.1.4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3.2柴油3.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3.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3.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2.2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4.消防措施:4.1醇基燃料:4.1.1危险特性: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正桥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丝。4.1.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4.1.3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水4.1.4防火注意事项:远离火源。4.2柴油4.2.1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4.2.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4.2.3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