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历史命题。*以前,我们更多地谈的是社会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过后,我们更加强调社会治理。二者的区别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管理的理论,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二、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或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这些叫法在内涵上区别不大。与政府、企业相区别,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2007年,我国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民间”是与“政府”、“官方”相对应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中“官”与“民”相对应的角色关系,容易让人误解民间组织是与政府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社会组织称谓的提出和使用,有利于纠正社会上对这类组织存在的片面认识,形成各方面重视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共识。我国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治理的特点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多元主体;第二是民主协商;第三是健全法治;第四是以人为本。何谓“法治”?三、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第二,社会管理中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习惯于包揽一切社会事务,习惯于对社会进行命令和控制,习惯于扮演“全能型选手”;而社会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平等的网络关系,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过程,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责任正在越来越多地由各种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来承担。一、观察当前中国基层社会形势的三个着眼点1、人口突破13亿3、城市化率突破50%2014年六盘水市城镇化率达到44.5%,较2013年增加1.02个百分点,比全省40.01%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城市病”二、当前基层社会的深刻变化1、资源配置从扩散向重新聚集转变。20世纪80年代,改革从社会基层开始,财富增长扩散。这是我们改革的普惠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聚,向少部分地区集聚,这是利益调整期。基层群众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导到贫富差距加大。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热点焦点之一。·数据说话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数据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03:1数据3: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且持续下降。2、社会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3、需求结构从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4、从生存问题向公平问题转变呼格吉勒图、5、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三化”进程加快涉及的征地拆迁有增无减,大量矛盾相互交织。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进程显著加快;政府发展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与群众不愿拆、不想拆、拆得慢相交织。各种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