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篇1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中国保监会青海监管局出台了《青海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服务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服务工作已从准备阶段步入实施阶段。据悉,《方案》在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委托经办内容、经办条件和方式、工作职责、信息系统、监督考核、时间进度、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主要在医疗费用审核、医疗费用支付和结算、医疗行为监管、基金财务管理和其他经办服务等方面充实了经办内容;在专职经办人员的配备人数、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网络系统、保密条件、站等方面细化了准入条件。根据《方案》安排,我省将在前期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用审核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改进服务手段为核心,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行政成本为重点,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相互制约、多方监督、适度竞争、管理科学、便民惠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新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整个工作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要求,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逐步推开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服务工作。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积极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具体交接方案》、《青海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考核办法》等4个相关配套文件,加快工作节奏,确保委托经办工作顺利实施,切实推动我省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实施方案篇2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建[20xx]77号)《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xx年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豫财建[20xx]46号)、《南阳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xx年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的通知》(宛危改组[20xx]3号)和《20xx年淅川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寺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以20xx年农村危房现状调查核准数据为基数,做好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申报工作,确保每年改造完成本地现存危房的20%以上,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现存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也要确保本年度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数量占当地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的20%以上。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一)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补助对象的确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问题。(二)补助标准。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省级配套资金另文下达),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户增加1000元中央补助资金。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D级、C级危房改造数量及分类补助标准。按照上级要求,各类对象的补助标准为:1.C级危房维修:5000元以内(含5000元);2.非贫困地区D级危房重建:①特别贫困户:15000元—25000元;②比较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7500元—15000元;③普通贫困户:5000元—10000元。3.贫困地区及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D级危房重建:①特别贫困户:15000元—30000元;②比较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7500元—16000元;③普通贫困户:5000元—11000元。4.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D级危房按传统民居重建:15000元—25000元。三、强化农房抗震要求,加快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地震设防地区实施农房抗震加固改造要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xx〕115号)。通过对危房维修加固实施抗震加固改造的,应组织技术力量对原有房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判定主要结构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指导实施。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普及农房抗震加固常识,编印和发放农房抗震鉴定及加固技术操作手册,指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科学实施农房抗震改造。要发挥农村危房改造有效提升农房抗震防灾能力的作用,集中力量加快解决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农房抗震安全问题,尽快扭转该地区农房抗震性能差、在地震中易造成农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局面。四、加强资金筹措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投工投劳和互助等降低改造成本,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和资助,逐步构建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引导、银行信贷和社会捐助支持的多渠道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