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课文理解.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孟子两章》课文理解.docx

《孟子两章》课文理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孟子两章》课文理解第一篇:《孟子两章》课文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字词:1、三里之城:内城2、七里之郭:外城3、环而攻之:围4、池非不深也:护城河....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6、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凭借8、寡助之至:极点9、亲戚畔之: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叛”。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1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12、威...天下:震慑。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利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利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三、通假字:亲戚畔之:通“叛”背叛.四、词类活用:1、域名:限制(名作动)2、固国:巩固(形作动)3、威天下:震慑(名作动)...五、课文思路:第一部分(l—3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句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第二句举攻城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句举守城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第4句—结尾):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六、问答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文章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攻城与守城为例来论证。*3、本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排比,增强语势,更有力地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4、本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5、有关“人和”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6、请联系现当代的历史事例,谈谈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的理解。(翻译+理解+例子)我赞同这一观点。这句话意思是: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7、“现在不需要作战,也不需要得天下得民心,所以不需要追求人和”,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不同意。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和,只有人和才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有经济发达,共同致富。治国、作战及任何事,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道人民群众的拥护,做失去民心的事注定要失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重点字词解释:1、发:起,指被任用。2、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3、士:狱官。4、任:责任。5、是人:这。6、苦:使„痛苦。7、劳:使„劳累。8、饿:使„经受饥饿之苦。9、.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10、行拂乱:违背。乱:扰乱。11、曾益:增加。曾,通“增”。.12、所以:用来。13、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强。14、恒过:恒:常常。过:..犯错误。15、作:奋起,指有所作为。16、法家:守法度的大臣。17、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18、入:在国内。19、出:在国外。20、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1、国恒亡:往往22、征于色:征:表现。色:脸色。23、而后喻:了解。24、....然后知生于忧患:然后:这样以后。于:因为。25、入则无法家:如果....二、通假字解释:1、曾益:增加。曾,通“增”。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3、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三、重点句子翻译: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长他所没有的才干。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