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做与新课标适应的新型教师初一年级新一轮大规模课程改革开始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新课标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学习能力。“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贯穿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灵魂主线。伴随数学课程目标的调整,教师也应该积极做好变革者,变革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搞好新课标下数学课程的教学,是摆在担任新数学课程教学的全体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提倡“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根据新课标的特点,处在改革中的教师要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顺利实现转型。新型教师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新型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同时深入学生的学习实际,深刻分析新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符合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处在不同地域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对应的认知水平就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数学课程的知识建构强调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而作为第一次编写的实验教材,它不可能同时符合不同地域学生的学习实际,这就决定了教材本身只能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不能够成为教师的唯一与依靠。这就要求教师抓紧时间学习科学与人文知识,学习信息科学技术,拓宽知识面与提高教学技能,在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重组与延伸拓展,使教学符合当地教育实际,认真进行课程开发,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能数学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材资源的研究,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培养善于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讨论与归纳的新型学生。教师应注重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否和谐,看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教学相长,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乐趣与兴趣,看教学效果好不好,做一个反思型教师。现在使用的是实验教科书,教师处在课程改革的第一线,最了解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最能够也有责任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修订策略,多提意见与建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坚持写好教学反思,积极进行教材研究。新型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允许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观点,实际上是认可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认可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不一,不要求学生都要能考到八十分。这是课程改革对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师提出的人性化呼唤。当前,不少教师的观点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思想,考试第一位,唯分数是从。这就导致了侮辱学生、体罚学生等教育丑恶现象较普遍地存在。作为新课标下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对待学习的态度,认可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让学生健康的发展。事实上,学生也很渴望自己能学好,也付出了不少努力,教师要做的是:让数学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让学生体味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趣味性。因此,教师当前要做的是,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解,提高自身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型教师的内涵更多地体现在平时踏实点滴的教学工作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在课程标准下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情境进行知识重组与再生,能够做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和对学生有启迪的延伸拓展。其次,备课要到位,遇到疑难问题要虚心请教,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做到及时解决。最后,教学过程要民主,在宽松的环境中活跃、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争做应用知识的表率,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推崇创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根本在于教师,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设计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性教学实践。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新变革中教师顺利实现转型很重要。新型教师应该是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师,面对不同形势、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能够及时作出变革,使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课程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