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第8章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媒体通信技术第8章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doc

多媒体通信技术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8.1引言8.2多媒体会议系统8.3视频点播系统8.4远程教育系统8.5远程医疗系统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8.1引言从信息交换方式来看,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系统可以分成下列四类:①点对点非实时应用。②点对多点非实时应用。③点对点实时应用。④点对多点实时应用。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从系统构成模型来看,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系统可分成下列两类:①对等模型。在应用系统中,只有一类节点,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源又是用户,并且各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信息交互具有对称性,即一个节点发送的信息量和接收的信息量大致是平衡的。典型的应用系统如多媒体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系统等。②客户/服务器模型。在应用系统中,有两类节点:客户和服务器。服务器是信源,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客户是使用信息的用户,根据需要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并且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服务器可以面向很多客户提供服务,并且信息交互具有不对称性,客户到服务器的上行信道的信息量要远远小于服务器到客户的下行信道的信息量。典型的应用系统如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等。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8.2多媒体会议系统8.2.1多媒体会议系统关键技术1.多媒体会议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点对多点实时应用系统,对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实时传输的能力要求较高,也直接影响到视频和音频的质量。对于ATM、LAN或384kb/s的ISDN,可支持全屏幕、30帧/秒的视频和广播质量的音频;对于128kb/s基本速率的ISDN,可支持1/4屏幕CIF(356×288)、10~20帧/秒的视频和AM质量的声音;对于电话线,一般只能??持6~10帧/秒的QuarterCIF(176×144)或更低质量的视频图像。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总体上,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网络环境可分成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环境和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环境。在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中,一次数据通信要经历三个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拆除连接,而且这种连接是一种点到点的专用链路,典型的网络是窄带ISDN(N-ISDN)或电话线路等,ITU-T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国际标准。在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中,数据通信分成面向连接(虚电路)和无连接(数据报)两种方式,其中虚电路通信也要经历三个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拆除连接,但这种连接是一种共享链路,典型的网络是帧中继、ATM和各种LAN。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不仅可应用在广域网上,也可应用于各种LAN环境。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2.图8.1多点??议系统的一般结构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3.编解码器(CODEC)是会议终端对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重要部件,可采用硬件或软件方法来实现,硬编解码器的性能好,但费用高。通过信息编码还可以实现数据压缩,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ITU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的国际标准,音频编码标准有G.711、G.722或G.728,视频编码标准有H.261、H.263以及MPEG等,不同编码器所采用的数据压缩算法不同,其数据率和重建的语音/图像质量也不同。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4.会议控制会议控制提供了控制和管理会议进程的一组服务,包括会议注册、会议宣布、会议启动、会议发现以及会议的加入、退出、查询等。ITU在T.120标准中定义了有关会议控制功能,IETF也制定了基于IP分组网的会议控制协议标???。IETF的会议控制协议标准采用一组协议实现会议控制和会议发现,它们是:会话描述协议(SDP)、会话宣布协议(SAP)和会话启动协议(SIP)等。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8.2.2会议系统相关的国际标准8.2.2.1H.320H.320是ITU-T最先提出的一种关于会议系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是针对基于电路交换的N-ISDN网络环境(其带宽为64kb/s~2Mb/s)而定义的,它包含了如下几个标准:①H.261:视频编解码器,视频压缩后的数据率为P×64kb/s,即使用64kb/s整数倍速率的信道,最高达1920kb/s。为了使NTSC和PAL制式之间相兼容,它定义了公共中间格式(CIF)。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②G.711、G.722或G.728(可选的):音频编解码器。其中,G.711为PCM编解码器标准,其速率为64kb/s,是标准的电话语音编码;G.728为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编解码器标准,其速率为16kb/s,是3.4kHz电话质量的语音压缩编码;G.722是一种7kHz调频广播质量的语音编码标准,其速率在64kb/s以内。③H.221:定义了64kb/s~2Mb/s会议信道的体系结构和帧格式。④H.242和H.243:规定了建立连接时的呼叫控制,系统控制单元通过端到网络信令进行网络访问,通过端到端信令进行端到端的控制。第8章分布式多媒体应用⑤H.230:定义了系统中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