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电子系统设计任务书.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电子系统设计任务书.doc

2012电子系统设计任务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系统设计》任务书适用班级:AP09051~53班指导教师:张京玲一、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2.利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元件选取﹑电路板制作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5.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二、设计的内容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便携式心率测试仪要求完成以下功能1.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一部分基本功能:心率信号由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模块进行采集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特别滤除50HZ信号的干扰),进行整形后,得到幅值在0~5v的脉冲信号2.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二部分基本功能:第一大组选用单片机进行心率测定,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被测者心率第二大组选用可编程器件PLD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第三大组选用可编程器件DSP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3.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扩展功能:对预处理后的心率信号进行A/D取样在pc上位机上显示脉搏信号图。2)按要求分析便携式心率测试仪设计任务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基本设计任务分解成信号提取模块、预处理模块、测定显示模块这样三个部分组成,如图所示。传感器整形A/D转换心率测定和显示PC机显示脉搏信号图和预处理模块信号提取模块测定和显示模块放大滤波扩展模块3)部分可参考选用的器件与元件:光电传感器、LM324、74LS13、AT89S51、ADC0809等三、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每班学号前20号为第一大组;每班学号21-30号为第二大组;每班学号31号以后为第三大组;学生2人一组,完成题目基本功能,可选作完成扩展功能。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电路分析和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选择电路器件、计算电路参数。制作电路板,完成电路调试和指标的测试。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包括:题目名称、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题目要求正文概述所作题目的意义、本人所做的工作及系统的主要功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内容)具体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重点内容)电路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重点内容)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课程设计体会参考文献三、设计进度安排1.第3周星期四之前,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等相关内容,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确定整体方案,并进行参数设计计算,完成开题报告(20%),以班为单位提交元件清单,由指导教师签字后,到实验中心老师领取元件。2.第5~9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路板的制作、电路安装调试。第九周星期五学生到实验室,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第一部分进行演示,验收(30%)。3.第10~15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路板的制作、电路安装调试。第15周星期五学生到实验室,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全部进行演示,验收(30%)。4、第16周周一前学生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纸质报告每人一份,报告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给指导教师)。并统一由班长收齐元件上交给实验中心老师。四、参考书:[1]廖惜春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许秀平主编.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2010五、其他:1.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2.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听从老师安排和注意用电安全。3.勤于动脑,碰到问题,主动多方面寻找解决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4.请按期完成,过期不渝。参考文献要求如下:论文参考文献类型标识:M-专著(书);C-论文集;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并放在“论文标题”与“刊名(书名)”之间。文献的标题,作者(仅需给出3位),年、卷、期、起始页码均需给全。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并在文中备注清楚.例如:[1]蔡菲娜,刘勤贤,朱根兴等.数据融合方法在单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3(1):88~90[2]郑少仁,王海涛,赵志峰等.AdHoc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金纯,许光辰,孙睿.蓝牙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4]张海滨,宋文涛.无线通信发展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