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美术教案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线条组合勾勒出瓶和花的外形,并用色彩进行装饰。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写生的乐趣。活动准备:花瓶一只;黄色、橙色雏菊各2朵,插入花瓶中放在桌子上,;写生板、纸、勾线笔、油画棒人手一份;幼儿范例一幅;;场景布置:桌上铺上深蓝色的纱巾,四周都撒上皱纹纸成的花瓣和少量的香水。活动过程:1、在桌子中间的桌上放置一瓶花,引起幼儿的兴趣。2、请幼儿在线上坐好。谈话:你看到了什么?3、幼儿仔细观察,引导他们说出花和花瓶的特征。(1)花瓶中的花有些什么颜色?花有什么组成?(花茎、花萼、花瓣、花蕊);这些花瓣长得怎样?我们来数一数一共偶几朵花?(2)告诉幼儿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雏菊”,并丰富词汇“雏菊”。(3)花插在哪里?花瓶是什么颜色的?花瓶是什么样子的?(说出花瓶的脖子、肚子、底座)。(4)请3"4位幼儿触摸、感觉花瓶的质感,闻闻花的香味。(光滑、有花的清香味)(5)幼儿书空练习摸花瓶的外形。(6)中二班小朋友介绍自己是如何画好“一瓶花”的。4、幼儿尝试写生:一瓶花。提出写生要求:(1)一定要把你看到的实物花瓶和花用笔在写生板上画下来。如果你看到的是正面的`花,那你就要画出正面的花,如果你看到的是花的侧面,那你就要画出侧面的画。(2)先画花瓶,再画花茎和花。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置。(3)画好后要从上到下,按照花瓶和花的颜色来涂色。幼儿操作: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作,教师不参与任何意见,多支持、多鼓励、夸奖幼儿。5、作品展示。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自由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小结一瓶花的外部特点和创作技巧。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画了一瓶花,可是你们和花瓶中的花比一比,有没有发现谁的花瓶中的花多呀?你今天画了几朵花?你想不想把花瓶中的花全部都画下来呢?我们下次再一起来画,好吗?中班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米罗的作品《星空》,感受各种元素、符号组合而成的神奇画面。2、尝试画星空,练习图形间的重叠。3、能大胆想象、创作,体验作画的快乐。活动准备:1、米罗的作品《星空》,及相关星空的作品数幅。2、丰富幼儿关于星座的知识。3、勾线笔、油画棒、8K铅画纸。活动过程:一、预热阶段:师:晚上,在蓝蓝的天空里,闪耀着许多星星,小星星亮晶晶的,有的像眼睛、有的'像勺子、有的像一朵花……西班牙有一名画家,名字叫米罗,他画的星星特别好看。出示米罗的作品,这幅画叫《星空》。二、图形刺激:1、欣赏米罗的《星空》,感受各种元素、符号组合而成的神奇效果。师:米罗爷爷画了那些形状的星星?2、与幼儿讨论图形重叠的地方有哪些?3、教师示范:(1)在画纸上画上各种形状的星星,重点示范星星之间的重叠。(2)用2——3条长长的弧线把星星连起来。4、欣赏相关的幼儿作品。三、创造表现:1、提出作画要求:(1)所画的图形行形状要丰富,长长的线直接穿过图形。(2)图形外轮廓可用白色描一圈(3)小星星涂五颜六色。(4)背景不需分割,涂一个底色(可尝试用水粉色刷底色)。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四、作品赏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上有哪些形状的星星?图形重叠的地方有哪些?中班美术教案篇3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2、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3、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感受线描画的特点美。活动准备: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活动过程:一、花园里刚刚开了一些非常漂亮的花,我们去看一看!(出示准备好的范画,线描画的花,引起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二、请幼儿说说,这些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花有什么不一样?1、幼儿讨论范画里运用了哪些美丽的线条,并请幼儿用肢体表达。2、看看线条与线条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教师讲解在创作线描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线条的'粗细,笔的粗细要注意。2、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运用各种线条对花儿进行装饰。四、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创作。1、幼儿创作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2、在创作的时候要能够与同伴友好的合作。五、展示作品,并评价中班美术教案篇4[教材简解]下雨时,会看到孩子们撑着自己的小小雨伞挡雨;艳阳时,会看到孩子们撑着小小雨伞遮阳。聊起雨伞时,他们会开心地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喜洋洋的雨伞。”“我有多啦A梦的雨伞。”“我的像彩虹一样。”雨伞,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在生活中,孩子会说到:“我们家里有黄黄的很大的伞。”大家就这样谈起了油纸伞。后来,孩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