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安全制度条例小学生安全制度条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须知》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尽快把我校办成秩序井然,质量一流的高品位学校,特拟订下列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一、学生出操、集会管理制度1、集合铃声响后,学生应立即在教室外排成路纵队,在教师带领下按指定楼道上、下楼。2、同层学生一起下楼,做到安静、整齐,勿前推后挤。走到操扬后,按指定地点站立,由班长或体育委员整好队。3、全体学生做操时必须按口令,动作规范准备。做操完毕,各班应按队列顺序回教室(上楼走法同下楼)。4、若集会,在广播操队形的基础上,向前向中间靠拢。散会时,按队列顺序依次出场,不得拥挤。5、值日、值周教师在出操、集会过程中应监督、巡查,班主任应跟随本班学生队伍上下楼梯,对学生加强管理和服务。二、学生上学、放学管理制度1、每天早上值周教师必须提前30分到校,和监督岗的学生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并且负责检查学生佩戴校牌,红领巾等情况。2、放午学铃响,即由任课教师组织排队,分走读、午膳两队,按规定路线下楼(同上)。午膳生在前,走读生在后。下到操场后,午膳生到食堂领饭,然后按原路返回就餐;3、值日老师和监督岗学生要加强对就膳秩序的管理,对不按规定排队依次取饭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认真记载;值周教师每天要准时检查记录排队放学情况,并将违规情况及时反馈各班。4、下午放学铃响后,学生在任课教师带领下排队下楼(同上)并由教师送出校门。三、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1、抓紧做好课前一切准备,自觉维护课间秩序,不讲粗话,不玩教具,不打牌下棋,不在教室内外追逐,特别是拐弯处不急跑。2、课间十分钟全体学生(中午时间午膳生)一律不准出校门,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禁剧烈运动,不得擅自去打乒乓球,打篮球(中午除外),不做危险性游戏,违者轻则班主任批评教育,重则全校通报批评。3、值日教师和监督岗学生应各尽其职,经常巡查,坚决杜绝攀爬走廊护墙,沿楼梯栏杆下滑等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四、室外活动课管理制度1、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因此,课前老师必须检查学生的穿戴,要求学生穿运动鞋,不带小刀、钩针等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物品。2、体育老师必须按教材内容,认真备课,准备器材,备课中考虑到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开始部分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时,根据训练内容,采用不同的安全保护方法,如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器械下面必须备好海绵垫子;进行投掷训练时,要求学生必须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必须先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结束部分要做整理运动,整队、点名,确保安全。3、课外活动课,班主任应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根据学校安排有秩序地组织活动,并来回巡视,及时制止学生不安全的行为和动作。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2015-07-1319:49|#2楼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根据省教育厅苏教基〔2015〕30号文件精神,为统一实施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籍管理工作责任,校长室要强化对学籍工作的领导,学校校长为学籍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教务主任和学籍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学校因违反学籍管理规定或疏于学籍管理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或学生合法权益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有效规范常规工作。各学校要认真执行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做好“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等常规工作为切入口,严格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规范操作,管理有序,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台帐,并及时归档。三、转学、借读办理规定。(一)、办理条件1、学生有下列原因之一,可准予转学: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乡镇迁移。2、学生有下列原因之一,可准予借读:学生监护人因公出国 工作一年以上、从事野外工作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现役军人(含武警),来邮投资或务工。(二)、办理程序(若学生要求从a学校转学或借读到b学校)1、学生(或监护人)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b学校提出书面申请;2、b学校审核同意后,出具《同意接收转学(或借读)证明》报b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盖章;3、学生(或监护人)向a学校提交申请书,并出示b学校《同意接收转学(或借读)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4、a学校审核同意,则出具《转学(或借读)证明》,并报a地教育行政部门;5、a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签署意见并盖章;6、学生持《转学(或借读)证明》等材料到b学校办理手续。(三)、有关要求1、办理转入、转出手续均需出示户籍迁移证明(或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