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目标.说教材.说建议——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在一次与同事交谈中,我们谈到了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对教材的熟悉和把握程度不一样,老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在教学中能够很恰当地处理本学科本单元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只因老教师在一轮又一轮教学中,能够高屋建瓴,从小学阶段的全局教学作以俯瞰和提纲挈领,这也正是年轻教师所缺之处。唯有认真钻研教材,深入解读教材,明晰知识脉络,既要做到高处着手,又要注重细节的深化,方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下面我将结合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做如下解读:首先,说课标,明方向。纵观义务阶段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来看,主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的。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那么针对第三学段的目标我将简单地介绍一下: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自识字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在于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口语交际: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的转述。综合性学习: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谈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册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依然是紧紧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模块设置本册教学目标。1.识字200个,会写150个。2.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提高默读速度。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明确小学生作文性质。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讲评重在激励。4.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欲望。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15.注重学生策划、规划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说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教材”四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析。一、教材特点:(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教材中作了比较具体的安排,如:在阅读方法方面,教材在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安排了有关浏览能力培养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必须学会浏览: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地读,相关的要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在信心社会,浏览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能力。本册教材编排了“走进信息世界”这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浏览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教材在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了具体的安排。(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1.课文编排注重体现文学性,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编选了很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别编写了“作家笔下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等单元。为了在信息激增的社会里,教给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教材专门编排了旨在学习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地研究报告的综合性学习单元。2.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为了体现教材的这一特点,本册教材实施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两个举措:2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如在“他们让我感动”这组课文里,学生可以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国际主义情谊;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还能体会到一个普通的孩子爱他人的那颗金子般得心。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内容。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丝绸之路》《桥》,这些课文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做社会责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题材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学校课本。比如说文言文。文言文。在第三组“语言的艺术”里,本册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课标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册安排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