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科研思路历程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8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针刺麻醉科研思路历程学习PPT教案.pptx

针刺麻醉科研思路历程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58年12月15日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电针麻醉扁桃体摘除手术1959年3月针麻右肺上叶切除术,标志着针麻在大型手术中的作用1965年12月国家科委颁发了上海使用针刺麻醉进行肺切除手术186例获得成功的成果报告针麻造成科研思路的天平从药物完全倒向了毫针上世纪60年代初直到70年代后期进行了长达近20年的探索,完成手术二百余万例,包括一百多种手术。包括几个月的婴儿和七、八十岁的老人1970年7月我国向世界公布针麻的成功。针麻研究共获得国家和部级成果奖21项,其中临床研究成果奖部级奖9项,国家级奖1项,原理研究获部级奖11项,获国家级1项。另外,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教授为此还获得国际茨利休尔德奖。针麻研究成果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五项重大成果之一1971年中国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宣告针刺麻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针刺麻醉向海外迅速传播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曾于1971年4月29日访问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并参观了用针刺麻醉进行的外科手术。1970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访时参观过针麻手术,1971年4月25日他在意大利的《时代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谈及中国医疗方面的文章,他描述了在协和看到的针麻流产术1971年7月19日,《人民日报》首次公布了两则关于中国开展针刺麻醉的消息。1971年,陆续有外国访问团参观针麻手术并在国外报道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其代表团的部分成员也观看了针麻手术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研究会成立大会肯定了针刺镇痛作用,分析了其物质基础,尤其是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发现临床应用针麻的国家有30多个,从事针麻原理研究较多的有瑞典、加拿大、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到1979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针麻热渐趋衰微,但对针麻的理论探讨和实验从未间断1999年在台湾首例针麻肝移植手术成功针药复合麻醉启示目前针麻选穴以2-4组居多(包括体针、耳针)电针刺激量偏小,一般以3mA内为宜,避免刺激量过大造成组织损伤刺激频率多选择肢体2-4Hz或2-15Hz,躯体、头部刺激频率适当增加(100Hz内为宜,胸壁穴位应慎重,其频率以2-4Hz最适宜);针刺波型多采用疏密波或连续波针刺麻醉的现状电针应用:有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G6805型电针麻仪、G6805一ZA型针麻仪、B1701型脉冲电麻仪、57一6型电脉冲医疗刺激仪等;所选用的电针参数差别更大,频率有2-100Hz、2-8Hz等,有的甚至在术中可随时调整频率,波型有用疏密波、正脉冲50V和负脉冲35V、连续波等,刺激强度有10-15mA,或者以患者耐受为度等,没有统一规范针麻的功能及优势目前应用的针刺复合麻醉方法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基本规律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基本规律针刺复合全麻针刺复合全麻的研究提示由韩济生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项目1958年12月15日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电针麻醉扁桃体摘除手术1959年3月针麻右肺上叶切除术,标志着针麻在大型手术中的作用1965年12月国家科委颁发了上海使用针刺麻醉进行肺切除手术186例获得成功的成果报告目前针麻选穴以2-4组居多(包括体针、耳针)电针刺激量偏小,一般以3mA内为宜,避免刺激量过大造成组织损伤刺激频率多选择肢体2-4Hz或2-15Hz,躯体、头部刺激频率适当增加(100Hz内为宜,胸壁穴位应慎重,其频率以2-4Hz最适宜);针刺波型多采用疏密波或连续波针麻的功能及优势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