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吴忠市马莲渠中学闵世英学习目标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该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4、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学习重点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学习难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学法提示讨论法、讲述法、观察地图法导学过程一、学习导航:1、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和实行的战略决策。我国从此走上、的正确道路。2、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安徽凤阳县等地农民率先实包产到户,后来逐步完善为,它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发展。3、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决定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特区经济发展迅速,深圳尤为典型,已崛起为一座理代化的大都市。4、1990年,以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探究交流:三十多年全面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三十多年对外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展现出中国的进步、发展和面向世界的自信、从容……■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齐琳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网络搜索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作的报告,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算一算:改革和开放是牵引中国前进的两个车头,到今年,它们引领中国前行了多少个春秋?●找一找: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展开的?■对内改革的突破口----农村●读一读: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组讨论相关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二】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我看这说法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如果稳步前进,就会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合作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不得不退回去。—《邓小平文选》【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想一想: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四个步骤?●说一说:根据材料三,请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成功的是什么地方?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填一填: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措施典型代表意义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1\*GB3①=2\*GB3②广州、上海、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3\*GB3③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七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2、“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A.进行了土地改革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A.农业合作社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互助组D.人民公社化4、“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中共八大的召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二)阅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