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古诗十九首》看游子第一篇:从《古诗十九首》看游子从《古诗十九首》看游子游子漂泊在外,多为求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然而游宦的成功率很低。正是踌躇满志的雄心与支离破碎的现实,滋养出游子面对未来,持有的不同态度。在《今日良宴会》中,“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道出了游子想要摆脱当今困窘处境,力争谋得一官半职的壮志。然而在《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前者截然不同的消极颓然的失败者形象跃然纸上,在经历求职失败、仕途挫折后,游宦的人生追求便由不朽的名望转向华衣锦服的物质享受。在仕途发展的路上,游子除了为自身遭遇不忿、对妻子的思念,更有对世态炎凉的哀叹与失落。东汉末年,畸形的社会形态对文人士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摧残,游子背井离乡,更需要同情与帮助,对人间冷暖感受更深。“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初在贫穷时,落魄游子间守望相助,彼此誓言他朝富贵不相忘。可惜“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一些文人在为共同利益的斗争中,标榜气节和忠义。而一当他们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展开竞争,原先的友谊就发生了变化,得势者和失意者的沉浮起伏,使原来的友情异化,诗人一度笃信的伦理道德,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崩离析。诗人本已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本想着同僚飞黄腾达,能够提挈自己,岂知富贵易交,长贫难顾,昔日承诺今日亦化作自私自利,本已脆弱的心更是雪上加霜。诗人在表达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抑郁之时,除了直抒胸臆的剖白,亦不乏婉转之词。在《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意面上似乎指作者有急功近利、不甘贫苦的争名逐利之心,但实质是作者愤世嫉俗的弦外之音,在讥讽现实的不得志的同时,自身却又无可奈何。愈是讥讽,愈是失落。“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知音难觅,正如诗人仕途失意,一样的痛苦,一样的无人赏识,“庶不致汨汨尘埃,没世而名不称也”,诗人在抒发感情的时候,越是隐晦,越是曲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读者发掘之际,那一刻的感知与冲击,更为强烈。第二篇:古诗十九首之二古诗十九首全文注释和译文评析【《古诗十九首》简介】《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作者和写作年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意义〗《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古诗十九首》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