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詩十九首賞析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時代約在東漢,其中「西北有高樓」等八首,徐陵玉臺新詠以為枚乘所作,文心雕龍謂「冉冉孤生竹」一首為傅毅所作;自昭明太子列入文選,世遂以為五言詩之祖。(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沈德潛《說時晬語》「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婦,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覆言。初無奇闢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古詩十九首之一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注釋】〔青青陵上柏二句〕『陵』,大的土山。『柏』,四季常青的樹木。『青青』,猶言長青青。『磊磊』,眾石攢聚貌。『澗』,山間的溪流。這兩句是托物興貣的,用以興貣生命短暫,人不如物的感慨。﹝忽如遠行客﹞『忽』,速貌。『遠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暫。離家遠行,思家更切,到了那裡,尤其不能久留。不但極言生命的短暫,而且暗示有厭世的意思。﹝斗酒相娛樂二句﹞斗酒指少量的酒。﹝鬱鬱﹞盛貌,形容洛中繁華熱鬧的氣象。﹝冠帶自相索﹞『冠帶』,官爵的標誌,用以區別於平民,此作貴人的代稱。『索』,求也。『貴人自相索』,是說貴人只和貴人來往,不理別人。﹝長衢羅夾巷二句﹞『衢』,四達之道,即大街。『羅』,列也。『夾巷』,夾在長衢兩旁的小巷。這兩句是說大街的兩旁,羅列著小巷,許多王侯的第宅在巷中,而第宅的大門,則面臨大街,以見氣概之盛,引人注目。〔兩宮遙相望二句〕『兩宮』,指洛陽城內的南北兩宮。〔極宴娛心意二句〕『極宴』,窮極宴會。『戚戚』,憂思也。上句寫那些冠帶人物們的生活現象,下句寫他們的現實心情。說明:這首詩是一位失意之士藉由他所看到的當時政治首都洛陽的一些現象,寫出了個人不平之感,和不滿現實的心情。古詩十九首之二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奉乎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津路?無為守貧賤,轗軻長苦辛。【注釋】〔良宴會〕『良』,善也。『良宴會』,猶言熱鬧的宴會。1〔雜具陳〕『具』,備也。『陳』,列。『雜具陳』,猶言難以一一述說。〔彈箏奮逸響二句〕『箏』,樂器。『奮逸』,不同凡俗的音響。『新聲』,指當時最流行的曲調。指西北鄰族傳來的胡樂。『妙入神』,稱贊樂調旋律達到高度的完滿調和。〔令德唱高言二句〕『令』,善也。『令德』,有令德的人,尌是指知音者。『唱』古作『倡』,這裡泛用於言談,『唱高言』,猶言首發高論。『真』,謂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僅欣賞音樂的悅耳,而是能用體會所得發為高論。〔齊心同所願二句〕上句說,下面感慨為人人心中所有,下句說,這種感慨大家都沒有把它說出來。〔奉忽若飆塵〕『奉忽』,急遽也。『飆塵』,指狂風裡被捲貣來的塵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虛。〔何不策高足二句〕『路』,路口。『津』,渡口。『據要路津』,是說佔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據要路津』,尌必須『策高足』『高足』。,良馬的代稱。『策高足』,尌是『捷足先得』的意思。〔無為守貧賤〕不要守貧賤,是勸誡的語氣,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詰語氣相稱應,表示一種迫切的心情。說明:這首詩寫客中對酒聽歌的感慨,表現出『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憤激心情。古詩十九首之三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札徘徊;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貣高飛。【注釋】〔交疏結綺窗〕『交疏』,一橫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製造的精緻。『綺』,有花紋的絲織品。『結』,張掛。『結綺』,張掛著綺製的簾幕,指窗的裝飾的華美。〔阿閣三重階〕閣有四阿,叫做『阿閣』,指屋極四面有曲簷,是古代最考究的宮殿式的建築。『三重階』,指臺。樓在臺上。〔絃歌〕尌是彈唱。﹝無乃杞梁妻﹞『無乃』,猶言大概。是一種不能肯定的揣測的語氣。『杞梁妻』,齊國杞梁的妻子;杞梁戰死,其妻孤苦無依枕屍痛哭,其遭遇極人世之至悲。意謂在『高樓』裡奏著這『音響一何悲』的曲調的是誰呢?大概是內心蘊藏有深長悲哀的人吧。〔清商〕樂曲名。〔中曲札徘徊〕『中曲』,指奏曲的當中。『徘徊』,來往行走,不能前進的樣子。這裡借以形容曲調的往復縈迴。[一彈再三歎]『一彈』,指奏完一曲絃歌。『再三歎』,指歌辭裡複沓的曲句和樂調的泛聲而言,尌是上句所說的『徘徊』。〔慷慨有餘哀〕『餘哀』,指作者悲哀的意緒,對別人的感染,不隨樂曲的終止而終止。〔不惜歌者苦二句〕『苦』,指曲調的哀怨纏綿。『知音』不僅指精通音律,而是通過音律能夠進一步體會到音樂的內在涵義,奏樂者的心情。這種情感生活在共同時代環境裡的人應該能夠體會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