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精编.docx
上传人:慧红****ad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精编.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观察、启发想象、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文能力,拓展知识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学情分析:学生对祖国和尊严只有一点模糊的认识,并没有什么切身体会。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产生一些新的、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进而激起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尊严的再认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体会“我”对祖国的尊重和热爱,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同学们积累了很多名人名言,其中一定有一些是关于祖国和尊严的,谁想说给大家听?那么一个飘流海外的游子是怎样用行动表达他的爱国之心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面五星红旗》,请大家把书翻到108页。二、通读课文,感知全篇。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前两自然段,看看“我”在决定漂流旅行前和开始漂流时都做了什么?从中能看出什么?2、指名汇报,引导朗读。再齐读。3、大声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他在漂流中遇到了哪些险情?(跌入激流、受伤、物品丢失、迷路等)4、指名说,引导朗读。5、引导角色体验,体会作者的处境。6、默读4~10自然段,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7、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8、全班汇报。(在汇报过程中以学生交流情况为导向,适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四个重点句子。)(1)读读这段话,体会中国青年的心情。课件出示: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指读体会。(2)课件出示: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可以换()。指读,体会。读下面这句话,再体会他的心情。(3)课件出示: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指读体会。启发想象: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犹豫、身体的需求、祖国的尊严等)引导朗读第10自然段,体会“我”的爱国情感。自由读最后两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体会朗读。(4)课件出示: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练读、指名读、齐读。“我”的爱国精神彻底的打动了面包店老板,听着面包店老板的话,看着被鲜花簇拥的五星红旗,你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些什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那就让我们从小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爱我们的祖国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进行授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以增加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开始讲课时由于本课是一篇通讯,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热爱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训练,在读中悟,在悟中思。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用跳着读的方法。随文识字,多种方式再现巩固生字;结合语境理解重要的词句。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