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会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doc

会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原理》作业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会计: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和利用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2、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一般而言,是企业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具体而言,会计对象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组成的。3、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也有人认为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的要素。4、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之一,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会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的立场。5、资产: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6、负债: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7、收付实现制:按照货币资金的收付日期确定收入、费用归属期。8、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已有现金的收付,按其是否体现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收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9、资本性支出: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仅与会计期间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10、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它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办法是在妇科会计政策的前提下应当考虑企业风险,尽量低估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则要算足。二、填空题1、生产发展管理需要2、价值管理价值运动3、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4、货币量度5、企业净资产6、全过程7、资产和收益8、收益性三、判断题1、√2、×3、√4、×5、×6、√7、×8、√四、单选题1、A2、B3、B4、C5、A五、多项选择题1、BC2、ABCDE3、BCD4、ABC5、AB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账户: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形式。2、会计恒等式:资产与权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不然有相应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所以,在数量上任何一个企业的所以资产与所有权益的总额必然相等。3、会计科目:对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标志或项目。4、复式记账法:它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5、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基础,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6、会计分录: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7、记账方法: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8、对应账户:采用借贷记账法,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关系。我们把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把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9、试算平衡: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二、填空题1、增减2、会计科目3、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4、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资产的结存情况5、总括6、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7、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8、增加额三、判断题1、×2、√3、√4、√5、√6、×7、×8、×四、单选题1、A2、A3、C4、D5、A五、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D4、ABC5、ABCD六、计算与核算题1.借:银行存款150000贷:实收资本1500002.借:借款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3.借:固定资产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4.借:应付账款100000贷:借款100005.借:银行存款30000贷:应收账款300006.借:现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7.借:其他应收款1200贷:现金12008.借:银行存款70000贷:营业收入700009.借:管理费用8000贷:银行存款800010.借:材料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250000119000实收资本150000借款50000100000固定资产30000应付账款100000应收账款30000现金10001200其他应收款12000营业收入70000管理费用8000材料30000合计470200470200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采购成本:供应过程中材料购进时付出的货币金额,包括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材料货款和发生的各项采购费用。2、制造成本: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货币支出,包括制造产品的材料、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其他各项生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