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书生****66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编辑精选.docx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_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二、学习9的组成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2、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3、知道9的8种分法。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4、操作活动。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2)幼儿做,教师指导。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活动反思: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3.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物体的兴趣。活动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实物纸盒若干、正方形纸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师:西关大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用长长方方的物体拼建西关大屋。在拼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这些长长方方的物体。2.感知正方形与正方体的不同。(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请找出正方形,说说正方形是怎样的?(2)桌上还有什么?摸摸纸盒,有什么感觉?(3)用正方形纸量一量纸盒,并在量过的纸盒面上写上数字1-6.(4)师:你们发现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秘密?小结: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3.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1)请在长方体纸盒每个面上写上数字1-6,对应比较,说一说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2)请分别把正方体和长方体积木的六个面拓印在记录单上,比较说说正方体和长方体印章的异同。小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4.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1)寻找课室里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提问幼儿你挑找到是什么体?(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活动延伸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拼建西关大屋。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3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活动过程: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