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必看)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秋花****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活动教案(必看)最新精编.docx

科学活动教案_5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活动教案有关科学活动教案集合十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3、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活动准备:1、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2、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1)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2)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2、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1)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2)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2)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4、小结。1)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2)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3)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5、鼓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1)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2)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6、评价结束活动——请幼儿比比谁的房子又高又稳,请他说说他建楼的方法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之中,充当四种角色:①组织者: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组织学生实验;②探究者:做一名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③发现者:仔细观察实验情况,并认真倾听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④指导者:当学生探究感到困惑时,要及时指导。设计意图:教师最大的成功是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若一味地牵引,则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因此教学中,我给予学生极大地探究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在开放中组织,在参与中指导,让探究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①分组汇报实验现象: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组会下沉,这就要让学生把瓶子拿出来,再做实验,然后观察,会发现有的瓶子没有盖,水进去了,就沉下去了……②思考总结:让学生认真观察上浮和下沉的物体,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上浮的:轻,是用木头、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属、石头等材料做的。设计意图:材料是活动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时间提供材料是大有学问的。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既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探究之路;又要丰富,让孩有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路子去探索;还要有结构,能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独创性【活动准备】教师出示探究问题: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⑵橡皮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有兴趣的可以探究两个问题。2、制定探究计划首先由小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让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装石子,把小瓶绑在石块上……然后小组汇报交流,完善探究方案。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方案既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孩子们设计的实验也许是稚嫩的,站在科学的高度上讲也许是不太科学的,但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时,初步的学会了科学的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有利于实验方案更趋于科学可行。3、分组探究在学生分组探究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探究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出出主意,还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实验方法。4、表达与交流汇报实验情况要注意以下三点:⑴要让学生边演示边汇报;⑵让学生说清实验步骤和方法,尤其是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⑶在学生交流时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创意的方法。我预设的交流情景: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让橡皮泥浮上来。我们是这样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点儿(下沉)——捏得更薄(沉、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状或船形(浮)——放入曲别针(仍然上浮)师:通过捏你们发现橡皮泥有什么变化?生:橡皮泥的形状变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状。师“形状变了,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坐过船吗?钢铁做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生